本報訊
(中央社記者林淑媛華盛頓特稿)反服貿群眾訴求退回,甚至出現與中國大陸重啟談判的呼聲。但回顧南韓與美國談判自由貿易協定(FTA)歷程,重啟類似商貿談判未必對台灣有利。
實施剛滿2周年的美韓FTA,歷經南韓農民流血抗爭、首長下台,美國國會還不埋單,主動強迫重啟牛肉與汽車談判,導致南韓被迫在談判桌上做出更大讓步。
「318學生反服貿抗議行動」占據立法院進入第5天,學生史無前例占據立法院議場,引起國內外矚目與討論。
但探討對外洽簽貿易協定的本質,實務比「退回」要複雜的多,重談也絕對不是單方面可以決定。
美韓自由貿易協定(KORUS FTA)15日剛屆滿2周年,南韓為爭取美國市場,可說付出流血代價,2006年2月展開談判後,南韓農民與產業團體抗爭不斷,過程中也造成1位總理下台與多位部長辭職。
以美韓自由貿易協定(KORUS FTA)重啟多次汽車與牛肉談判為例,重啟談判必須雙方都同意才行,而關鍵在於提出重啟談判要求的是擁有龐大市場規模,具備扭轉局勢能力的美國,南韓先是強硬抗拒,最後仍被迫坐上談判桌。
南韓為了開拓國際市場,提升市場競爭力,最終只有選擇接受較重啟談判前更嚴苛的貿易條件。擁有市場籌碼,屬於強勢一方的美國透過重啟談判,達成美韓FTA補充協議,取得最大利益。
美韓FTA是美國2002年貿易促進授權法(TPA)國會授權行政部門對外談判的協定之一,美國趕在2007年6月30日授權失效前簽署完成FTA,但卻因牛肉與汽車議題,美國行政部門在國會壓力下,要求與南韓重啟談判。
美國在與南韓2007年6月簽署協定後到重啟談判,歷經5年、多次談判,其中又以2010年12月美韓重啟談判最具關鍵性,美韓雙方磋商汽車、紡織、醫藥品等項目,南韓在美國要求重啟的談判中面對強大壓力,被迫對美國在汽車市場做出更大幅度開放。
2007年簽定的協定內容中,南韓同意每年6500輛符合美國安全標準汽車出口到南韓,重啟談判後的補充協議中增加為每年2萬5000輛、增加汽車特別防衛條款以確保美國產業不受到韓國汽車進口損害,以及延長美國2.5%汽車關稅至協定生效後第5年降到零。
這項成果讓頻頻抱怨在南韓市占率不到1%的美國福特等汽車產業喜出望外。
不過,對在補充協議大幅讓步的南韓而言,卻面臨在野黨杯葛,因此2011年11月22日執政黨召開非預期全體會議,逕行表決通過美韓FTA。
美韓FTA在雙方各自完成國內程序後,於2012年3月15日正式付諸實行。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目前卡在立法院,並引發反對此項協議的學生與群眾占據立法院議場抗爭。就事論事,兩岸服貿協議台灣對中國大陸所享有服務貿易條件,遠優於南韓與美國的FTA條件。
如果兩岸服貿協議想要比照美韓FTA重啟談判,首先必須了解美韓FTA要求或壓迫重啟談判協商的,是享有完全市場優勢與籌碼的美國。
但兩岸狀況是,中國大陸同樣擁有市場籌碼,且台灣與大陸簽署兩岸服貿協議,目的就是要爭取大陸市場,如果退回,重啟雙邊協議談判,台灣必須考量享有的勝算條件以及必須耗費的談判時間,時間絕對不站在台灣這一邊。
更何況,許多國家或地區將兩岸服貿協議視為指標,決定未來多個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走向。台灣要想找到與區域整合趨勢背道而馳,卻仍能讓台灣產業在全球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解藥,實在並不容易。(中央社)
關鍵字: 國際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