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T客邦
T客邦 - 全站文章 
你所不知!遊戲測試員的慘烈職場生態與殘酷現實面
Jan 31st 2015, 01:00, by vermilion

7a3894dc8a59598b37d4855a6e67aa9d 有一種工作叫做遊戲測試員,任務就是玩遊戲,而且可以領薪水,聽起來簡直棒透了!然而真相是殘酷的,遊戲測試員位居遊戲產業最底層,待遇與環境非常嚴峻,絕對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本文將介紹遊戲測試員的職場生態,他們的責任、待遇、工作環境,以及隱藏其中的殘酷現實,種種議題都會於本文批露。

遊戲測試員的概觀

▲遊戲測試員的工作生態圖。

在早期遊戲業剛發跡的時代,遊戲開發以個人為單位,作者得一肩扛起所有業務,其中也包含遊戲測試。幸好早期遊戲規模小且單純,作者又熟悉自己寫的程式碼與運作原理,測試工作顯得相當簡單。爾後遊戲規模漸趨複雜,作者已無暇顧及遊戲測試,廠商便成立QA(Quality Assurance,品質保證)的資源部門,專門負責遊戲測試與品質管理,而遊戲測試員就在其中扮演要角。

遊戲測試員負責測試遊戲,並回報遊戲心得感想給上層,做為調整開發方向的參考。遊戲測試員的另一個任務是尋找臭蟲,得反覆嘗試各種玩法與狀況,將隱藏的臭蟲回報給開發部門,確保遊戲品質。遊戲測試員面對的遊戲都是未上市的新遊戲,這意味著他們有機會先睹為快,玩到一般人玩不到的新作,是這個職位屈指可數的好處。

曾經被廠商狂凹的遊戲測試員指出,他每週至少工作65個小時,甚至衝到92小時,遠高於美國的標準工時(每週40小時),血汗程度與台灣有得拚。

接下來以美國的遊戲測試員為例,介紹他們的工作生態與職場環境,可說是慘烈無比。包含血汗、過勞、低待遇與不受尊重等等,令人膽戰心驚。

單調乏味的工作流程

▲反覆玩遊戲,找出隱藏的臭蟲。

遊戲測試過程剛開始可能會有趣,然而趣味很快就會被消耗殆盡。一般玩家玩膩遊戲後大可不玩,遊戲測試員可不能這麼做,反倒得強迫自己不斷玩下去。想像一下,你今天花12小時測試遊戲,明天再花12小時測試相同遊戲,接下來幾個月你還得再花數百小時測試同款遊戲。

在長時間的折磨後,你會被搞得面目全非加上心神憔悴,腦袋塞滿挫折與絕望,只能槁木死灰地坐在電腦前,想辦法撐過下一個小時。演變到這個地步,你真的會覺得遊戲好玩嗎?

這就是遊戲測試員的使命。他們得花無止盡的時間測試遊戲,直到上層滿意、遊戲上架、或是拍桌子走路為止。業界有許多人對遊戲懷有熱情,卻因為擔任遊戲測試員而被搞到抓狂,最後只能灰心地離開遊戲業,從此不碰遊戲的大有人在。

根據Indeed.com的資料,三大節日(復活節、感恩節、聖誕節)之前是遊戲測試員的需求巔峰期。廠商為了讓遊戲趕在佳節上市,會暫時增加遊戲測試員的名額。

▲QA部門經常招開會議並交換意見。

刻苦的工作環境

▲測試員玩遊戲還要撰寫心得報告。

遊戲業絕非朝九晚五的理想職場,為了趕上開發進度,日以繼夜的趕工司空見慣,被上層凹得亂七八糟也是常態。部分開發商會要求遊戲測試員加班測試,卻不願意付加班費。跟勞工局反應毫無意義,輕微的罰責對廠商不痛不癢,了不起把積欠的加班費賠出來,然後炒你魷魚,全面封殺你在遊戲業的生路,誰敢雇用會舉發廠商的職員呢?

為了生計,遊戲測試員只得咬緊牙根,被迫待到凌晨甚至到天亮,睡眠不足是家常便飯。經過反覆加班後,遊戲測試員各個滿臉疲憊,大大影響工作與生活品質。遊戲測試員通常有著營養不良的狀況,他們疲累得沒時間準備便當,只能以麥當勞或甜甜圈果腹,再灌一杯特濃咖啡提神,久而久之就出現各種不健康的徵狀,包含肥胖、疲倦無力、視線模糊、思考力低下等等。

遊戲測試員沒有特別的學歷需求,只要你有基本的表達能力,能夠持續玩遊戲,就能夠加入遊戲測試員的行列。不過要注意喔,如果你想以遊戲業作為生涯志向,建議跳過遊戲測試員,直接去應徵軟體設計或美工之類的職位比較好,薪水較高又能累積資歷。

▲一群遊戲測試員共處一室測試遊戲。

▲測試動作遊戲容易讓雙眼疲憊不已。

最低階的薪資待遇

▲擔任測試者必須擁有無比的耐心。

既然是工作,就算過程無聊,至少還有薪水領。不過遊戲測試員的薪水絕對無法彌補你的付出,而且沒有機會取得福利。以美國遊戲業為例,企業的正職員工通常是領年薪,較末端的員工則是領月薪,有最基本的保障。然而遊戲測試員通常只能領時薪,待遇從1小時8美金至16美金不等,還要被扣稅。

這份時薪待遇比台灣的基本時薪高上許多,卻只略高於美國的基本時薪(7.25美金),是最低層的薪資等級,換算成年薪只有1.6萬美金至3.5萬美金。少數企業會聘用遊戲測試員為正職員工,起薪略高於美國平均年薪的3萬美金,資歷較久的有機會升任為首席遊戲測試員,年薪有望突破6萬美金,不過能做這麼久的人並不多,而且與軟體工程師的平均年薪(9萬美金)仍有相當差距。

根據網站GlassDoor.com,只有極少數的廠商願意提供時薪16美金給遊戲測試員,如Big Fish Games。

許多廠商有開放遊戲測試員的兼職機會(所以待遇才會這麼低)。事實上,願意提供正職遊戲測試員的廠商並不多。

▲2011年的正職測試員薪資行情(不含約聘者)。

難以獲得同濟尊重

▲當玩遊戲變成工作,就沒有樂趣可言。

遊戲測試員不只工作血汗,還缺乏地位與尊重。某家廠商的遊戲測試員替廠商的新遊戲測試了2個月,每週工作40小時,算是相當盡責。結果遊戲上架後,廠商送給每位正職員工一份正式版遊戲,卻拒絕提供遊戲給遊戲測試員,擺明將他們視為次等職員。

正職員工通常會獲得福利與年終獎金,然而遊戲測試員卻沒有這麼好運。即使知道他們與正職員工一樣努力,大部分廠商仍拒絕讓遊戲測試員獲得額外福利,甚至不讓他們參加團康旅遊與節慶派對。更誇張的例子是這個:廠商通知正職員工於聖誕夜前來參加聖誕派對,卻要求遊戲測試員當天必須走後門,而且得前往另一個寒酸的地點參加「遊戲測試員的聖誕節派對」,如此歧視的做法令人心寒。

一位好的遊戲測試員需滿足以下需求。

  • 專注:能夠專心觀察,揪出臭蟲或是錯誤狀況
  • 耐力:可以忍受長時間的單調工作
  • 描述力:必須精確描述遊戲的感想、心得,以及臭蟲
  • 書寫:有時候必須用紙筆來撰寫測試報告
  • 態度:必須擁有過人的EQ,在壓力下保持平常心,被壓榨也不能擺臉色

工作地位毫無保障

▲大規模的遊戲需要大規模的測試員參與。

比起工作造成的身心壓力,毫無保障的工作權才是遊戲測試員的痛處。許多廠商就不客氣地表明,他們有權利任意解雇無法達成目標,或是無法滿足廠商要求的遊戲測試員。少數廠商甚至說出「你們的價值與續任資格,取決於抓出多少臭蟲」這種不厚道的話,對工作的效益與態度付之闕如。

遊戲測試員的工作處境有多糟糕,從下面這則故事就能窺知一二。某個遊戲測試員在團隊裡很受歡迎,理由是他能找到別人找不到的臭蟲,甚至能正確描述臭蟲的成因與結果;反觀另一位測試員只能抓到普通的臭蟲,回報資訊又比他貧乏。可是到了最後,廠商只因為他抓的臭蟲比較少,便決定留任另一個測試員,而將他炒魷魚。

幾乎沒有哪家廠商會規定測試員的年齡,通常只要成年就行了。可是別忘記遊戲測試員非常血汗,不建議年紀太大的人去做。

在家進行遊戲測試嗎?答案是沒辦法,理由是廠商不希望開發中的遊戲在外面流傳。

只有極少數廠商願意替遊戲測試員加醫療保險,至於紅利更是想都別想,想做測試員就要有這種覺悟。

▲在工作壓力下,測試員露出麻木不仁的表情。

 

 

(下一頁還有:更多遊戲測試工作者辛酸內幕)

Facebook

馬上按讚 加入電腦王粉絲團

標籤:電腦王, 遊戲, 線上遊戲, 軟體, 社會話題, 遊戲話題, 單機遊戲

Recommended article: Chomsky: We Are All – Fill in the Blank.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als2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