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Mobile01最新文章
 
The Spiritual Truth

Wisdom course on spirituality truths. Learn How to connect with infinite intelligence & awaken your inner-divinity.
From our sponsors
[PK實戰] Dyson、Karcher、三菱 英德日頂尖吸塵器大對決! 參加三菱電機試用活動分享
Jul 6th 2014, 14:56

話說本屆世足賽的亞洲球隊一起約好提前休假,所以無緣見到歐亞對抗的戲碼。為了彌補這小小的缺憾,老頭決定自辦一場別開生面的3P會外賽:德、英、日三強吸塵器大對決!!

如果你一直想入手貴婦級吸塵器,但總是陷入五里霧不知該掏錢買哪台,這篇應該可以幫到你。請放心,這篇不是廣告文,不會明明想賣A還要假客觀說A不好,或是給你一個看似有結論但其實誰都不得罪的結論。本賽事就是一翻兩瞪眼,爛蕃茄就是爛蕃茄,不會入口就變仙桃了。

先來張難得的死對頭同台畫面:


三劍客名言:我為人人(吸塵)、人人為我(敗家) !!


在一旁納涼的貧戶級吸塵器陪同入列,進行吸塵器的班之編成。可惜還有一把CE5700刮地機、四台掃地機器人出差去了不及歸隊,不然可以組成火力加強班了~


這次代表三國參賽的選手可都是狠角色,不是吃素的二貨。這裏就都不個別做開箱了,不然20頁也寫不完。需要詳細訊息的朋友請點選下文相關鏈結。


英國選手:Dyson,機型:DC26 Carbon Fibre Multi Floor。氣旋式無濾袋吸塵器。

Dyson(戴森)小名呆森,幾乎就是氣旋式吸塵器的代名詞。可能會有呆粉發出不平之鳴,認為拿這有點過氣的DC26來比拼不太公平。老頭在此要解釋一下:

第一,這是五月購入的福利品,選手體能狀況甚佳,不但有鐵肺,長的還蠻靚呢,相較被老頭凌虐4年的德國參賽者,DC26可以偷笑了。 第二,DC26仍是市面上持續銷售的常見機種,且價格、規格與類似氣旋原理的日本對手同屬死亡之組,定價甚至還貴一點,以消費者的立場來說,花同樣的錢就是要比出不同的C/P值,所以沒有不公平的問題。 第三,口袋沒錢! 如果有呆粉或廠商自願提供更高級機種下場競技,老頭跪拜~~

德國選手:Karcher,機型:VC6300。集塵袋式吸塵器。(開箱及詳細介紹請參閱:VC6300介紹)

Karcher是全球頂尖的清潔機具品牌,鮮黃識別色以及精良的設計、品質是一貫的企業形象。VC6300是其家用吸塵器系列的代表作,也是本競賽中唯一的集塵袋吸塵器。不過現在講到集塵袋吸塵器好像就是落伍過時的產品,真的是如此嗎? 那您可能不知道德國另一貴族品牌 Miele 的吸塵器開價多少錢了。如果您還覺得集塵袋吸塵器沒資格出來競技,建議先參考這篇:Dyson,Miele,還是Karcher? 三種都用過的經驗談。

德國人有明顯的"工業性格",一個產品可以設計很久,但同時也能賣的更久。關鍵就在務實的設計、好用的功能、紮實的品質。好用的東西可以做的很簡單,這就是VC6300的特點。

我這台是2010年買的,已操了快四年,最近新房裝修進入後期階段,這台沙場老將被我拿去工地吸木屑、鐵釘、泥塊、碎料...反正一般家庭不會出現的異物它都吞了。

日本選手:Mitsubishi,機型:TC-Z149PTW。氣旋式無濾袋吸塵器。

(不好意思,因為這型號讓我舌頭直打結,下文都會以"小三"...菱來稱呼,因為她是意外出現的第三台high-end機,而且又是俏麗的紅色嘛~哈哈)

老頭難得運氣好,這次得到三菱電機提供的TC-Z149PTW全新氣旋式吸塵器體驗機會,也就是如此才想要來個3P對決賽,看看三菱的創新氣旋技術和Dyson有何不同,以及三者之間的優劣差異為何。

本文分為個人體驗及三強競賽兩段,在此先請各位朋友注意:

1.我在"個人體驗"這一段會直指TC-Z149PTW的優缺點。如果您不想有先入為主的印象,或者嫌本文太長,可以考慮先跳過這段。

2. 老頭寫文很囉嗦,但不喜歡灌圖(好吧,我承認攝影技術爛...),而且美美的開箱照其他大大拍的更好,操作畫面的呈現也沒有人會做的比原廠還要專業,所以老頭只專心回報體驗結果,沒必要的畫面就以組圖帶過。在此也建議想看TC-Z149PTW產品介紹的朋友,直接到三菱官網,所有特性一目瞭然。

個人體驗

在開始進行三國競賽以前,也不管競賽結果會是如何,老頭先歸納一下近4個小時用力體驗後的心得。

收到小三以後,老頭當然迫不及待吸遍屋內四處,床墊、腳踏墊、桌椅傢俱,連帶平時懶的吸塵的小縫隙都徹底清潔一遍,花了大概1個半小時,最後再用15分鐘清洗集塵桶。自從VC6300三個禮拜前被我拿到裝潢工地去蹂躪以後,家裏就沒這麼乾淨過了,戰果有下圖為證。話說回來,吸塵袋的好處就是不用看到這噁爛的畫面,特別是吸到小強的時候...

隔天又帶著小三到競賽場地--裝潢工地去做了兩個多小時的嚴苛環境測試。一則要盡到小惡魔體驗者的責任,二則....免錢的東西用起來總是特別爽啦~哈哈!   



加分點:

1. 俏麗外觀:女性朋友一定會愛上這台吸塵器。我們家的VC6300進門快四年,女王只在進門那天用過一次,光是嫌重又大就沒給過好臉色。Dyson進門後她也嫌那是男人用的東西,一整個用起來卡卡......但她對小三明顯是大小眼,說她漂亮又輕巧、那片亮晶晶的集塵盒飾板像超好看,這台機器超好的...??? 哇咧~妳都還沒用就知道它好啊??!!  再次給鄉民們印證一則鐵律:女人--是直覺的,數據--是次之的;要她們花百萬買顆鑽石,比花一百買支槍來的容易。如果吸塵器是要給女王用的,這點可要記牢啊~~

2. 地板吸頭:這支吸頭好樣的,如果你的清潔工作重點就是"吸塵",那這支吸頭的表現絕對技壓群雄,包含VC6300及DC26都只能叫一聲:姐姐~~~  有裝潢經驗的人應該都體會過補土研磨的粉塵有多令人抓狂吧? 我在工地中用這支輕巧的吸頭掃蕩四處的粉塵,由於吸頭上有密集的拭淨植毛,而且吸頭上方還能協助吸掉工地空氣中的揚灰,清潔過的效果可以說是TC-Z149PTW讓我最激賞的點,即使是難搞的樓梯間也輕鬆搞定。另外像是怕水的木地板,用這吸頭刷過一遍之後,就完全不需再用溼布擦過。小三光靠這一手搞不好會扶成正宮啊~  


至於很多人會用電動刷頭來刷寎具織品、布沙發,展示吸出白粉塵蟎的驚人成效....老頭沒做這項體驗,其實也不建議各位這樣做,原因會在後文說明。

3. 強勁吸力:小三產生的吸力對一般居家環境來說,沒有100分,也有98分了,這是老頭用過四種頂尖廠牌後的心得,可不是在幫三菱打廣告。老實告訴大家,除非你像老頭一樣有特殊的清潔需求而需要抓狂般的吸力,否則在這種high-end價格級距的吸塵器中,不用去擔心你會買到吸力不足的產品。改去擔心操作上的親和性、便利性反而才是重點。

4. 乾淨排氣:分離式氣旋所產生的清淨排氣則是小三的另一大優勢,實測下來確實沒有其他吸塵器產生異味的感覺,用PM2.5測試儀小玩一下也測不到異常。而且氣旋分離的設計還能避免尖銳異物長時間繞著集塵盒亂刮,這是其他廠牌氣旋吸塵器的一大罩門。不要小看這點,刮傷集塵桶不但醜,還會開始藏污納垢。

5. 機動能力:機動性是一般人選購吸塵器常常忽略的重點,而它卻會明顯影響你的操作體驗。小三除了具有3.7公斤的輕型主機以外,輕量化的吸管配件,以及重心位置合宜的攜行提把、長錐型的外型,讓小三可以輕鬆攜行,這點做的就比DC26還好。最值得加分的是主機的滑行能力,四顆移動輪形成極佳的滑動感及穩定度,不論是拖行、轉向、跨越電線,她的表現都超越其他對手,也不會在使用短吸頭時翻車。在卡死角的測試中也能藉由流線外型搭配移動輪脫身,表現僅次於VC6300。 

6. 控制機能:從手把就可以控制電動刷頭的運作是優點,而小三這次最大的另一賣點是省電模式。在清掃工作進行中難免會遇到必需清除異物障礙、接手機傳LINE的時候,這個功能會自動偵測工作的停滯狀態而決定主機馬達是否降速、升速,立即降噪及省電確實很實用,這與VC6300的standby模式目的相同,但做的又更smart了。

7. 可清洗集塵盒:用過集塵盒的應該都會愛上這支的設計。要設計可清洗其實不難,重點是她做到"好拆好清洗"

扣分點: 

1. 長柄刷頭:吸頭材質是馬毛材質,這種材質的特點是耐用且保護傢俱,但毛長度太長加上馬毛韌硬不易曲折,這樣就會使空氣流動空間加大,以致吸力明顯低,有時甚至感覺是"掃"灰塵而不是"吸"灰塵,在對付如木屑等較大粒徑的物體時,不易吸上來的現象會更明顯。

2. 本體刷頭:除了如上項的缺點以外,這個刷頭還有個問題,那就是它與吸管間還留有如下圖相當大的開口,這造成空氣從兩路吸入,降低了刷毛端的吸力,情況甚至比長柄刷頭還差。原本這個刷頭的方便機能性可以加分,但很可惜的反而變成負分。不過我在測試的過程間想到或許研發團隊是故意的,因為如果吸口因異物堵塞,主機會呈現很大的"扭跳現象"(扭跳的程度在第一次還真的嚇到我,以為她要掛了)。所以刻意留下另一空氣流動口,以維持最低量的進氣。


3. 電動刷頭:這支完美的刷頭產生了一絲缺憾,那就是植毛太密集,導致不轉動時會感覺到刷頭推行有點阻力,算是美中不足。

4. 四段調節伸縮管:放長容易,但縮短時反而不好定位,不過已經比DC26好多了。

這次的體驗有點可惜,因為三菱沒有提供原廠的被子刷頭及兩用黏塵滾筒,或許是準備不及吧,也或許三菱希望我們將重心放在吸塵的本質上,所以老頭也就沒有實際在寢具織品上進行測試。

前面也提到,老頭不建議大家將電動刷頭用在寢具上,為什麼? 一堆灰不是代表塵蟎都吸起來、極有效果嗎? 是有灰沒錯,塵蟎應該也是有的,但其中有一大部份卻是織品本身的纖維! 看起來很滿意的結果,其實是傷害昂貴織品的表面,更糟的是被破壞的表面還會產生一層細毛,而且愈昂貴愈柔細的織品這種傷害愈明顯。如果仔細觀察過被刷過的表面,就可以知道老頭在說什麼,只是大部份人都被推銷人員的效果證明手法所誤導,回到家就一頭沈浸在"一盒白灰"的快感裏,壓根沒理會原廠送的那支寢具織品吸頭,沒辦法,不起眼的塑膠頭怎麼會比的上亮晶晶的電動刷頭呢?

3P競賽開始

由於拿到TC-Z149PTW的時間比預期晚了點,加上平時還要上班出差,所以能比拼的項目有限。原本還打算開放讓魔人們出題讓這三台抓對廝殺,看來只能殘念了。

以下就開始分項競賽,已經進入昏睡狀態的朋友可直接跳讀最後的結論。^^"

1. 吸力測試:

吸塵器的本質當然是吸力,只是廠商的數據總是讓人想不通摸不透看不懂。所以老頭用完全不科學的土法煉鋼方式來看看三雄之間誰的肺活量最強大:將無奈的憤怒鳥放在正中間,然後把雙方的吸管握柄端出口置於等高等距位置。由於不同馬達的啟動時間不同,特別是小三有分段啟動的特性,所以必需先用手壓著球,等雙方馬達達到強段的穩定狀態後,再放手看球被誰吸走,同樣手法操作三次。最終結果一目瞭然,只是實際操作時失敗N次...@@" 。以下是原廠數據及測試結果,VC6300是壓著別人打,一開戰球就吸走。反倒是小三及DC26,這兩支開戰時都會先僵持幾秒,然後才被DC26吸走,吸力應該算是相差不遠,只是原本預期小三會贏的說...

接下來再用迴紋針放置於吸頭三面距離0.5公分處,看吸頭的三向吸力如何。結果只有VC6300可以將兩側迴紋針直接吸入,其他都是殘念。但進行這項測試時也發現時下流行的滾刷還是有缺點,應該說它是針對微細灰塵的設計,如果是迴紋針、體積稍大或長形的物體,則DC26及小三都有帶不進、吸不起的現象,甚至會被滾刷"打出"吸頭外面。VC6300標準吸頭的固定式刷毛有時也會有帶不進大型異物的狀況,但只要略為提起吸頭就可順利吸入異物,反倒比電動吸頭好用。(PS,VC6300也有兩種氣動刷頭,本次測試未列入。)



2. 耗電量及噪音:

使用變電家電費計來測試實際耗電量,並同時用手機APP "Sound Meter"來偵測吸塵器的噪音強弱。現在氣旋式吸塵器的吸力雖然愈來愈強大,但噪音問題始終如一。以下是測試結果:



純就耗電數值來看,小三是比較省電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耗電也與吸力成正比,如果將吸力強弱的對比值也考慮進來,那麼排名就不是如此了,而且吸塵器不是持續使用性家電,在吸塵的當下"效果"反而才是最重要的。但小三及VC6300都有貼心的中斷待機功能,特別是小三配備的自動偵測節電,夠資格拿下節電第一名,也值得其他廠牌跟進。

噪音的部份VC6300拿下第一,看來傳統馬達還是有它的長處。單純就數值來看,DC26似乎和小三差不多,但和從前一樣,DC26的噪音聽起來就是覺得特別刺耳,或許這不僅是噪音值的問題,而是和聲頻有關,這部份老頭就沒有實測了。

 3. 耗排氣清淨能力:

對我們一家子過敏體質來說,排氣清淨度很重要,但這項苦在沒有專業儀器可以量化。老頭會試著用PM2.5空氣品質測試儀、以及"人體感知器"--鼻子+人臉做基本測試。不過這項目屬於主觀感受,僅供參考。但基本上,對這三台都符合HEPA標準的吸塵器來說,在排風口偵測PM2.5應該是要零檢出才行。



以老頭的人臉來測試,小三的排氣味道確實較優,但另外兩者只是微異味,而且是類似機械材質的味道,而不是垃圾臭味,下次要考慮放一坨什麼的進去再測就明顯了。不過小三有個特殊之處是熱風排出量似乎較小,在悶熱環境下使用就好多了。至於PM2.5,每一台間隔半小時測試,結果相對背景值都沒有明顯增加,沒有勝負之分。還好,如果有哪台被檢出那可真是糗了。

4. 機動性:

重量、輪腳、工作半徑是常被忽略的重點。當你要帶著吸塵器清掃樓梯、爬梯清潔櫃體頂部或者燈具時,這是會不會累死你的關鍵。前幾項測試雖然是吸塵器的主題規格,但在技術趨近瓶頸的情況下,其實各家差異不會太大,對老頭而言,產品的機動性反而是讓我決定是否掏錢的關鍵。

整體來看,如果不談重量及尺寸,VC6300的設計其實最為均衡、四平八穩,可說是標準版的德國坦克。小三則是發揮輕巧優勢之餘,又能兼具合理的穩固性。對比前兩者,DC26在這項的表現很不理想,應該說,該有的設計都有,但各方面都做不好,特別是移動時的重心設計很差。如果你想從長伸縮桿改成使用握柄+小型吸頭,那麼你一定要記得先將伸縮管收起再掛上主機,否則當你拉扯軟管時,如果動吸頭的彈性力道撐不住傾角,整支伸縮管連吸頭就一起脫勾重摔地上、丟兵棄甲,至於其他兩位對手就沒有這欠缺人性化的設計。


5. 介面設計親和度:

介面設計親和度:操控設計、收線設計、拆收設計...,一些你在採購吸塵器時最容易忽略的部位,卻會在每次使用時反覆考驗你的耐心。

結論

總結以上成績,排名順序是德國Karcher VC6300、日本三菱 TC-Z149PTW、英國Dyson DC26。在此先恭喜德國隊拿下老頭杯冠軍。也希望世足賽中德國坦克能一路狂飆到底啦!!

切回正題。Karcher雖然在技術面上拿到第一,但在實際的消費市場中仍必需面對兩個現實:一是重量不太適合台灣女孩的身材,二是集塵袋這三個字在多種因素下,目前不太討喜。再來是原廠的政策問題,VC6300目前沒有台版可買,也就是說必需使用220V電源,而不是一般家庭慣用的110V,這使的有意願的人瞬間急凍,除非和老頭家一樣遍設220V插座,否則要用它是有困難的。

所以就讓我們將焦點放在三菱及DC26這兩台身上。從競賽分析來看,說真的DC26實在拼不過三菱。當然,這與上市的早晚有絕對的關係,DC26上市當時是最好的產品,但以現在的標準來看它確實是差強人意,特別是在人機介面的設計上,顯然比不過日系廠商擅長的細緻風格,多了十足的工程氣習,卻十足少了人味。我如果五月就知道三菱會有新機推出,那我就不會去買DC26--即使是便宜一截的福利品、甚至是便宜一半的refurbish水貨我都不願意。現在VC6300的市價約10000,三菱差不多是17000,而DC26呢? 坦白說一句,我覺得DC26不值現在市面上這個價,那是靠行銷撐起的,最起碼在台灣是如此。

如果你是要買一台可以輕鬆使用的家庭用吸塵器,在小面積空間、多層透天厝中移動清掃,而且你願意掏出這麼多鈔票,那麼三菱是很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想買一台重負載用機、懶人用機(不用清洗集塵盒,眼不見為淨)、甚至你家有佣人,或者你家是大面積單一樓層,那麼負載量大、工作半徑最長的VC6300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當然,口袋深的01魔人多不可數,各位兩台一起買那可就是絕配了!

(本文貼自blog)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als2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