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讓 ASUS 一戰成名的小筆電產品 Eee PC 嗎?這款由 2008 年開始生產的系列產品,曾經引領整個智慧行動裝置的市場潮流,直到 2012 年平板電腦產品開始崛起後,ASUS Eee PC 系列小筆電才退出市場。不過 ASUS 似乎無法忘情 Eee PC 所帶來的風潮,在 2014 年又發表全新 EeeBook 系列筆記型電腦,全新的 EeeBook X205 延續先前 Eee PC 的高攜帶性,配置 11.6 吋顯示螢幕,機身重量則不到 1Kg,比起過去 Eee PC 搭載 10.1 吋螢幕,卻有 1.45Kg 的機身重量來說,現在的設計工藝與技術程度,確實比起過去要來得優異。
ASUS EeeBook X205 內建 Intel Atom 四核心處理器、最大 2GB 記憶體、64GB 儲存空間,最重要的是據 ASUS 官方的規格資料,這款 EeeBook X205 擁有最長 8 小時的電池續航力,採用 Windows 8.1 作業系統以及支援 Connected Standby 技術,能夠在待機時也能接收郵件或社群網路訊息,並能讓這款筆電產品的相容性也大幅提升。究竟 ASUS 這款全新 EeeBook X205 是否能像 Eee PC 一樣,再度造成風潮,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圖片來源:網路)
為了讓各位更加瞭解 EeeBook 與 Eee PC 的關聯,就先從 2008 年的 Eee PC 701 來看起,當時僅搭載 7 吋 TFT LCD 螢幕,並僅有 800 X 480 解析度,光聽起來就夠有歷史。而當時 4GB 儲存硬碟、512MB DDR2 記憶體與 Intel Celeron-M ULV 353 處理器硬體配置,就算是相當好的筆電規格配備。至於當時的機身厚度最後為 35mm,機身重量則為 922g,但就當時市售的筆電產品來看,已經算是輕巧好攜帶的一款筆電,但以現在的標準來看,絕對會被人好好吐槽一番。
(圖片來源:網路)
在 7 吋顯示螢幕越來越無法滿足使用者需求後,這點似乎跟目前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相同,Eee PC 開始邁入搭載 8.9 吋顯示螢幕的 900 系列機種,當然當時還是僅有 TFT LCD 面板,但螢幕解析度則來到 1024 X 600,當時的作業系統則有 Windows XP 與 Linux 不同選擇。硬體規格部分,Eee PC 901 開始使用 Intel Atom 系列處理器,當然也有些型號機種還是沿用先前的 Intel Celeron-M ULV 處理器,同時也開始內建大容量的儲存硬碟,如 Eee PC 900HD 搭載 160GB 硬碟,904HD 則搭載 80GB 硬碟,記憶體部分也可讓使用者升級至 2GB 容量,整體的效能也大幅提升。機身厚度則稍微降低至 22.9mm,至於機身重量依據硬體規格配置不同,最重則可達 1.4Kg。
(圖片來源:網路)
最後 Eee PC 開始進入 10.2 吋的螢幕配置,雖然螢幕解析度還是僅有 1024 X 600,同時也開始大量採用 Intel Atom N270 及 N280 處理器,記憶體容量最大則為 2GB,並內建最高 160GB 硬碟。同時電池續航力也有著大幅度的提升,從第一代 Eee PC 700 僅有 2 小時 45 分鐘的續航力時間,到 Eee PC 1000HE 時,已經可達到 9.5 小時的續航力表現,不過機身厚度部分,最後的機種則有道 38.1mm,重量部分最高則為 1.45Kg,到 ASUS 宣布 Eee PC 正式停產前,1000 系列機種可算是當時最夯的行動筆電產品代表之一,之後就是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的正式崛起。
ASUS 全新的 EeeBook X205T,從產品名稱上就可以知道是向 Eee PC 致敬,至於在外包裝上與過去 Eee PC 已有極大的風格差異,如果各位還記得過去 Eee PC 的外箱包裝,筆者還記得當時是咖啡色的配色,就連品牌標語也不相同...(是有多想緬懷過去!)
本次測試的 EeeBook X205T 規格如外箱貼紙所示,儲存裝置則為 32GB EMMC,與平板電腦採用的儲存裝置類似。
還記得第一次寫開箱測試,好像也是 Eee PC 這款筆電,所以這次的開箱也極富紀念價值,箱內可以看到筆電本體與專用充電器。
包含專用變壓器在內,還可以看到延伸保固書、使用說明手冊與 Office 365 包含啟用序號在內的說明書。
專用變壓器為包含電源纜線的設計,輕量化且不需要另外接電源線,讓攜帶上又更加便利。
電源輸入插頭則與一般筆電有很大的不同,也並非平板電腦常用的 micro USB 連接埠,而是採用擁有防呆設計的長方形插頭,與目前通用的 micro USB 連接埠相容性較低,如果外出沒有攜帶變壓器,就要注意電池容量是否足夠。
電源纜線上還附有集線用的 U 型裝置。
電源供應器則為 100-240V~50/60Hz,0.6A 標準國際輸入電壓配置,輸出電壓則為 19V/1.75A。
採用白色鋼琴鏡面烤漆設計的螢幕上蓋,讓人無法忘記過去 Eee PC 給人的深刻印象,但先前 Eee 的標誌現在則是換成 ASUS 品牌 Logo。
這款 EeeBook 主打機身大小小於一張 A4 紙,筆者也特地用 A4 紙來進行機身大小比較,攜帶便利性算是相當足夠。
實際測量筆電含內建鋰電池的重量為 965g,不到 1kg 的重量算是相當輕巧的設計。
機身厚度部分,機身前端不含防滑橡膠墊最厚處為 16.78mm。
機身尾端不含防滑橡膠墊最厚處則為 17.30mm,與過去 Eee PC 相比在機身厚度上有相當程度的薄形化設計。
以現在的技術與工藝來說,機身前端的厚度基本上是過去 Eee PC 的一半以上,圓弧型收邊設計風格,讓產品又多了一些圓潤質感。
機身前端則有電腦狀態指示燈、電量指示燈等配置。
圓弧形收邊角設計,也是近年來筆電機身常見的設計風格。
機身右側則配置有兩組 USB 2.0 連接埠。
機身尾端則可以看到機身轉軸,另外邊緣兩個突起的裝置,則是要讓螢幕上蓋開啟後,稍微提升筆電整體的高度,讓使用上更為舒適。
機身左側則可以看到特殊規格的 DC IN 電源輸入插孔。
另外還配置有 micro SD 記憶卡插槽、micro HDMI 端子及耳機/麥克風複合式 3.5mm 音源插孔。
EeeBook X205T 擁有 11.6 吋顯示螢幕,採用的是目前主流的 LED 面板配置,最高螢幕解析度則為 HD 1366 X 768。
螢幕正上方則有 VGA 網路視訊鏡頭,左側搭配有內建麥克風。
機身內部擁有標準全尺寸鍵盤,以及全平面觸控板配置。
電源啓閉開關位於鍵盤埠的右上方,並未配置電源指示燈。
孤島式鍵盤的配置提供不錯的敲擊手感,1.6mm 的鍵盤間距也讓實際使用時,不太容易誤觸周圍按鍵,但沒有鍵盤背光配置算是有點可惜。
與機身大小不太協調的大尺寸全平面觸控板,支援多點觸控、手勢操作與適合 Win 8.1 作業系統使用的邊緣手勢操作功能,讓筆者想起之前 Eee PC 的觸控板真的小到可憐,而且還沒有那麼多好用的操作方式。
一體成型的機身底蓋設計,也維持筆電整體的簡約設計質感。
機身底部的左右兩側則有內建立體聲喇叭配置,另外四個防滑橡膠墊,由於是白色的關係相當容易沾染灰塵,如果想保持乾淨的話就得時常擦拭。
機身底蓋可以順利拆卸,不過內部硬體架構大多都是焊在機板上,因此可以更換的硬體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另外各位也可以看到這款筆電並未採用散熱風扇的配置,希望實際測試的散熱效果還不錯。
接近機身前端配置有兩顆內建喇叭。
內建充電式鋰電池為 38Wh/4840mAh 電池容量設計。
EeeBook X205T 搭載 Windows 8.1 作業系統,詳細資訊後方的含 Bing,則是表示內建的搜尋系統是採用微軟的 Bing,而不是 Google 等搜尋,並沒有特殊的涵義,作業系統則因為硬體規格配置的關係,為 32-bit 作業系統環境架構。
CPU-Z 則可以看到內建 Intel Atom Z3735F 1.33GHz 處理器,為四核心四線程架構。
主機板則是針對平板電腦與小筆電設計的 Intel Bay Trail 晶片組。
記憶體部分則為最大支援的 DDR3 2GB 容量。
CPUmark 99 測得這顆四核心處理器的效能分數為 156 分。
Nuclearus Multi Core 的處理器效能測試為 4864 分,其中 ALU Speed(算術邏輯部件)為 2092 分、FPU Speed(浮點運算器速度) 2544 分、Multi Thread Speed(多線程速度) 6295 分,由於比較少測試 Intel Atom 處理器的效能表現,因此沒辦法進行效能間的交叉比較,但整體來說以這樣的處理器配置,還是可以應付基本的筆電工作需求。
AIDA 64 的記憶體與快取記憶體測試結果,一般記憶體的延遲時序為 96.3ns,至於 L2 快取記憶體的延遲時序為 19ns。
從 Piriform Speccy 中則可以看到內建 Hitachi EMMC 32GB 儲存裝置,如果要擴充的話可以使用 micro SD 記憶卡擴充,最大支援到 64GB 記憶卡容量,且 ASUS 也提供免費 500GB 的 Webstorage 雲端硬碟供使用者使用。
CrystalDickMark 所測得的儲存裝置讀寫效能為 89.74/52.49 MB/s(讀取/寫入)。
至於 ATTO Disk Benchmark 測得的讀寫效能則為 171707/87724 MB/s(讀取/寫入),基本上 EMMC 的儲存裝置跟一般的儲存硬碟比較起來,在讀寫速度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GPU-Z 則可以看到 EeeBook X205 內建 Intel HD 顯示晶片,並沒有顯示晶片型號,算是相當入門的顯示晶片配置。
3Dmark 針對行動裝置與入門級各人電腦設計的 Ice Strom 測試模式,所測得的圖形效能分數為 14784 分。
切換到比較不耗費硬體資源的 Ice Storm Unlimited 測試模式,則得到 12957 分的圖形效能分數。
最後看到進階的 Ice Storm Extreme 測試模式,則得到 9301 分的圖形效能分數,基本上這款 X205T 僅能處理入門級的圖形運算需求,如果想要在工作之餘玩個小遊戲的話,建議可以到微軟的軟體市集中進行下載,因為要自行安裝遊戲的話,除了儲存空間比較不足外,還要考慮到圖像效能並不是太過完善的問題。
PCMARK 7 所測得的電腦效能分數為 2418 分,算是相當入門的綜合效能分數。
CrystalMark 2004R3 的電腦綜合效能總分為 77008 分,可以看到在處理器與記憶體的效能分數較高,至於圖形效能與硬碟效能表現則較為不理想。
PCmark 8 Home 情境測試模式(網頁瀏覽、文書處理、視訊通話、相片編修綜合測試),效能分數為 1141 分。
PCmark 8 Creative 情境測試模式(網頁瀏覽、多重視訊通話、相片編修、影片編修、遊戲效能等綜合測試),效能分數則為 954 分。
PCmark 8 Work 工作情境測試模式(Office 產品測試),效能分數為 1167 分。
AIDA 64 軟體中的系統穩定度測試,可以看到無法取得硬碟的資訊,因此也無法進行溫度測試,在待機一分鐘後,各核心的溫度為 43~45 度。
系統穩定度測試運行約 30 分鐘後,各核心溫度則提升到 60~63 度,整體溫度變化曲線除了在 20 分鐘左右幅度稍微大一些外,基本上都算穩定。
各核心的平均溫度則在 54.3~57.9 度,以核心溫度來看確實沒有很大,實際使用時如果內部硬體負載運行太高時,機身也不會有明顯高溫產生的情況發生。
長效的電池續航力也是這款小筆電的賣點之一,筆者就用 Powermark 來進行相關的續航力測試,這邊可以看到 EeeBook X205T 僅提供平衡電源管理模式,測試環境則將螢幕亮度調整至中央值,另外關閉電腦睡眠,開啟 Wi-Fi 保持網路連線進行測試。
Powermark 測試軟體中的平衡測試模式,針對文書處理、多媒體影音播放與網際網路功能綜合測試,電池續航力為 6 小時 19 分鐘。
Powermark 生產力測試模式,針對文書處理與網際網路功能應用綜合測試,電池續航力為 10 小時 41 分。
相隔兩年之後,ASUS 又推出全新 EeeBook X205T 筆電新品,對於曾經有使用過 Eee PC 的朋友來說,確實有一種懷念的感覺,純白色與鋼琴鏡面烤漆的配置,讓人還是會聯想到過去曾風靡一時的 Eee PC 系列小筆電。但以現今的筆電製造技術來看,搭載 11.6 吋顯示螢幕的 EeeBook X205T,在機身架構的輕量化還是比起過去要來得出色,不到 1Kg 的機身重量與 17mm 的機身厚度,對於攜帶便利性來說有著大大的加分效果。機身上的硬體配置,兩組 USB 2.0 連接埠似乎可以改為 USB 3.0 連接埠,讓消費者還不至於沉浸在兩年前的回憶當中,micro SD 記憶卡插槽與 micro HDMI 端子,雖然不算常見的筆電配置,反而比較像是平板電腦的標準配置,這點筆者倒是不會太過苛求,畢竟還算是市場設計的主流。
搭載 HD 1366 X 768 顯示螢幕,雖然屬於入門等級的螢幕解析度配置,但 11.6 吋的螢幕配置,也能提供不錯的視覺體驗,用來觀賞多媒體影音檔案還算夠用,不需要透過藍牙連接的鍵盤與觸控板,則是提供使用者與平板電腦不同的操作方式,基本上來說算是這款小筆電的優勢,不過沒有鍵盤背光的設置,還是讓人不自覺的想要吐槽一下...
從過去 Eee PC 的小筆電,其實就可以明白對於效能部分的要求並不能太高,畢竟這是一款小筆電產品,以實際測試的結果來看,EeeBook X205T 完整的延續了這項特點,滿足使用者一般文書處理、流覽網頁與多媒體娛樂功能,對於這款筆電產品來說就已經相當足夠,如果想要玩個遊戲或是使用進階的繪圖功能,確實來得勉強許多。至於電池續航力的表現,則是如預期般的表現相當不錯,由於這款筆電的充電接頭為特殊規格,因此在不帶充電器出門的情況下,如果僅是一般文書處理與上網瀏覽網頁,是可以滿足一天使用的需求。
以目前高攜帶性行動裝置來看,主流似乎還是以平板電腦為主,再加上大尺寸的智慧型手機越來越多,ASUS 在這個時間點推出 EeeBook 系列小筆電,似乎有點時機不對的感覺,不瞞各位就連筆者都有點錯愕,且 EeeBook X205T 實際上來說就是擁有筆電架構設計,但內部硬體配置接近平板電腦的一款產品,似乎也有點與平板電腦產品同質性過高的情況。不過筆電架構設計的輸入操作與螢幕觀賞體驗,倒是這款產品的優勢,如果加上不到七千元的售價定位,似乎還有在市場上力拼一席的機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