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外貿協會董事長梁國新今天表示,電子商務是未來5到10年的出口引擎之一,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兩岸業者應多交流合作,把電子商務市場的餅做大,共創商機。
2014年「兩岸電子商務合作交流研討會」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登場,包括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梁國新、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名譽會長李金早等兩岸產官學界代表參與。
梁國新致詞指出,近年來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對傳統貿易帶來很大影響,因為電子商務具有全球性、開放性及低成本、高效率等優點,國際企業逐漸廣泛運用,形成全新經營模式,帶來全球貿易市場成長及結構變革。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報告,2014年全球跨境電子商務產值,可達3.43兆美元,2016年預估超過5兆美元,可望成為未來5到10年的各國重要出口引擎之一,並創造出口價值,帶動區域發展。
梁國新說,台灣的電子商務產業萌芽幾乎與美國同步,從1999年的年產值新台幣16億元,至2008年一舉突破2000億元,預估2015年會成台灣新兆元產業。
他表示,台灣在電子商務發展歷程上,掌握先行發展優勢,並不斷努力尋找新的創意和定位,例如超商付款取貨、3小時到貨等物流運送多種領先全球的創新服務等,都非常重要。
不過,梁國新指出,台灣電子商務發展面臨市場小、規模有限、人才不足及如何進一步增強發展能量等挑戰。
他說,中國大陸2013年電商交易額已突破人民幣10兆元,預計2015年可達到人民幣15.5兆元;陸商阿里巴巴到美國上市也超越FACEBOOK市值,成為第二大互聯網公司,更為人津津樂道。
梁國新認為,兩岸電子商務業者有許多交流機會和互補條件,雙方可藉由研討會等活動激盪想法及創意,共同開展區域及全球市場。
政策方面,他說,兩岸服貿協議也規劃進入彼此市場的機會,加上兩岸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利多加持,雙方應充分利用機會,把電子商務市場的餅做大,共創商機。(中央社)
關鍵字: 財經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