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教育部103學年度起開放台灣本地國立大學大學部招收陸生,成功大學一口氣來了5名陸生,他們在大陸都是成績優秀高材生,成績甚至可進入醫科,但因嚮往成大的國際學術地位以及厚實的學術能量,放棄在大陸求學,選擇跨海來成大。
5名陸生來到成大不到二週,他們已可感到校園濃濃的學術氛以及台灣人的熱情,只有一點是對台南的秋老虎不習慣。
到成大就讀大學的5名陸生分別是來自東北遼寧就讀電機工程系的李浩宇、來自福州就讀都市計劃學系的雷子慧、就讀法律系的林翔為廈門人、同樣來自廈門的潘林就讀土木工程學系、蔡辰來自北京,讀的是中文系。
雷子慧表示,自己的成績在大陸可以錄取福建醫科大學,原本想來台灣讀醫科,可惜台灣的大學醫科未對陸生開放,不過,自己除了醫科也對設計也很有興趣,於是選擇進入成大的都市計劃系。
來自廈門的潘林會來成大,他不諱言的說,是受到父親的鼓勵,父親認為成大土木系很好,學成後能對國家社會帶來實質的貢獻,他認同父親的理念,於是申請來成大。
一樣來自廈門的林翔,來成大讀的是法律系,他透露,自己不僅對法律有興趣,也想讀經濟或金融相關的系,想學的太多,考慮再三決定大學讀法律,碩士再讀經濟或金融,魚與熊掌兼得。
來成大讀電機的李浩宇是大陸東北遼寧人,他有一顆想飛的心,想看盡廣闊世界的態度,讓他選擇來到台灣的成大讀書。他表示,自己對台灣知道得不多,所有的資訊都是上網查得,覺得台南成大的學術很棒,於是捨一般大陸人較熟悉的台灣北部大學,來到南部的成大。
潘林說,台灣最讓人驚奇的是,街道上、校園裡都很難找到垃圾桶,但奇怪的是,沒有垃圾桶卻不見垃圾,自己到現在都還不適應,總會習慣性的找垃圾桶,最後只好將要丟的垃圾或空瓶罐放入背包或袋子內帶走。
雷子慧也對沒垃圾桶一事印象深刻,她認為或許心理學上「破窗理論」可以解釋沒垃圾桶,環境卻整潔的現象,窗子沒破,沒人會想打破,但窗子被打破了一小洞,就會有人跟進,於是破洞愈來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