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幾天就是資訊展了,在每年的資訊展時,許多廠商都會推出許多新的場品,而微星科技當然也不例外。這次微星科技在資訊展前,邀請了國內許多知名的部落客一起前往體驗新品,這次的新品不是大家以往熟悉的顯示卡,而是微星想要打入市場的工作站、電競筆電。而這次海芋也在受邀名單內,就來去聽聽他們的產品發表以及新品介紹,回來就來做第一手的報導囉!
在進去展示會場後,就看到電競筆電區擺了三台電競筆電,可說是大陣仗來著呀!
在一開始,微星先介紹誰需要使用到工作站,又為什麼需要使用工作站,其中國內知名的製作遊戲動畫的奇銳科技,便是採用微星的工作站筆電。
究竟什麼人需要使用工作站,誰又要使用遊戲的筆電呢?從以下的投影片的簡單兩句話,「工作站主要用來賺錢、產出產品,遊戲筆電主要用來提供娛樂」,就可以很清楚明白產品的定位。
在顯示卡的部份,工作站筆電採用的是相當高階的專業繪圖卡,據官方人員宣稱,速度差異可達 6 倍之多。
工作站講求的就是「穩定」,微星的工作站筆電經過「ISV專業認證」,在 AutoCAD 和 SoldWorks 的處理上都非常穩定。
接下來就是說明硬體效能差異,當然專業繪圖卡不會輸給一般的顯示卡,而且筆電的移動性當然較佳囉! (But 海芋想到的是,工程師隨時隨地都要工作 QQ)
而在工作站筆電的定位上,微星主要將筆電分成這三個部份解說,效能、穩定可靠、舒適操作享受。
在工作站筆電上,微星採用的是第四代的 i7 處理器、Quardo K4100M / K3100M /K2100M 工作站級繪圖卡,另外還內建 Super RAID2。
Super RAID 2 可裝載三顆 SSD 的硬碟,讓你的資料多一層保障。
在當機的部份有許多都是因為熱當,而微星採用了「Cooler Boost2」的技術,據他們內部的測試,可有效降低溫度 ,減少熱當的機率。
另外支援多螢幕支出,最高可以接三顆螢幕。
工作站筆電採用了 3k 螢幕,解析度部份可達 2880*1620,也超越了 1080p 的水準。
另外採用了三色背光鍵盤,除了讓鍵盤更美觀外,在夜裡也看得到鍵盤上的文字。
在講完之後,就來實測 GT60-2OK 這台工作站筆電吧,採用的等級相當高,除了採用第四代i7處理器外,記憶體已經加到16 GB了,另外搭載的是比較穩定的 Windows 7。
一台工作站筆電可以接三顆螢幕,加上筆電本身就有四顆螢幕的輸出了。
另外,採用背光鍵盤,在烏青嘛黑下也看得清楚鍵盤的文字。
以下是另一台工作站筆電 GT60-20J 的規格,供大家參考。
接下來,就來介紹電競筆電了,由於微星的工程師平常也有在玩電競,所以更能針對電競用戶來做開發。 (底下這張圖,真不敢相信都是微星的工程師們呀)
在去年,微星的電競筆電還不怎麼有名,所以 Google Trend 的搜尋還蠻低落的。
但經過一翻努力後,產品終於打出知名度,也因此有許多玩家搜尋。
第一台介紹的是「MSI GS70」,以下是這台筆電散熱示意圖。
同樣是採用背光鍵盤,讓玩家在黑暗中也能摸得清楚。另外開發出「防鍵位衝突」這個功能。
電競筆電和工作站筆電一樣,採用 Super RAID 2 和兩組 128G SSD 硬碟,相信效能一定相當不錯。
電競筆電除了適合電競玩家使用外,另外美工玩家也相當適合,當圖檔愈大時,開啟的速度與前一代的 Super RAID 有更明顯的差異。
微星的電競筆電採用 Killer DoubleShot 網卡,在網路品質較差下,也能維持遊戲的穩定度。但如果網路品質不錯,這個功能就比較雞肋。
雖然沒有像工作站採用了 3k 的螢幕,但也採用了 1080p 的螢幕,相信短期間應該是相當夠用。
另外介紹了一台筆電「MSI GT60」,採用了 3k 的螢幕,最高解析度達到 2880*1620。
在介紹完了產品,就是部落客體驗時間了,現場可說是部落客雲集。
GS70 的實機照,這鍵盤五顏六色的,相當美呀!
底下則是 GE 40 的實機照。
底下是 MSI GT60 3K螢幕實際體驗,共可接三個外接螢幕,而啟動了「NV Surround」後,三顆螢幕會自動結合起來,變成 5760*1080 的超大解析度。
最後,就來幾張這篇文章中的亮眼照吧!
總結:微星在工作站和電競筆電的部份,已經有相當不錯的成績,這也是其它筆電商比較少關注的部份。比較讓海芋驚訝的是,微星自己有電競團隊來開發電競筆電,相信透過該團隊實際試玩與使用,會讓該系列的電站更加完美,也祝福微星的筆電,在不同領域的市場中,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本篇文章為 贊助評論 如果您有需要被報導或是評論的產品,請與 與我聯繫 ,謝謝。
覺得這篇文章實用嗎?請按讚來分享給更多好朋友知道唷!
版權說明
本文章發佈於
海芋小站 ,內容僅歡迎
「部份」 引用,引用時請註明出處及原文連結,謝謝。
若圖像無法顯示,可能因流量太大,敬請重新整理或透過留言與我回報,也歡迎「
訂閱 」本站文章喔,感恩!!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