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T客邦
T客邦 - 全站文章 
Want free Kindle ebooks?

Sign up to receive the best freebie Kindle ebook deals in your email every day.
From our sponsors
手機記憶卡完全攻略--從規格認識著手實測解析高速卡價值
Oct 18th 2013, 05:06, by bisheng

7b34a649f438ed544b6976259a2bb0ff 行動手持裝置經過幾年發展,演進成全方位行動影音平台。除了日常語音通話外,內建相機畫質一再提升。加上處理器性能不斷突破,影音娛樂效果日漸優異,既能播放高畫質影片又可以玩遊戲。諸如此類程式、數位內容量的膨脹,除了靠裝置儲存空間來消化,記憶卡更是條不必花大錢的捷徑。

行動手持裝置經過幾年發展,應用型態從早年單純電話機,演進成全方位行動影音平台。除了日常語音通話外,內建相機畫質一再提升,是無所不在的隨手拍利器。加上處理器性能不斷突破,影音娛樂效果日漸優異,既能播放高畫質影片又可以玩遊戲。諸如此類程式、數位內容量的膨脹,除了靠裝置儲存空間來消化,記憶卡更是條不必花大錢的捷徑。

系統程式是容量黑洞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裝置,內建的儲存空間容量無法擴充,入門機種大多只會配置8GB,中高階才會有至多64GB的選擇。這嚴格說起來不算太少,但是產品預設會占去部分空間,用以存放作業系統等必要程式。產品標示儲存空間不等於真實可用容量,不久前才引發了新聞效應,顯示大家的需求是日漸增加。

在這有限空間裡,安裝各式想要把玩的APP,吃掉一定數量空間很合理。此外像汽車導航等軟體,程式本身用不了多少空間,圖資卻會動輒占去500MB以上空間。七折八扣下來,加計系統保留無法存取等部分,內建8GB的裝置真實可用容量,可能只剩下不到5GB。

插卡比挑大容量划算

如果習慣隨手拍攝照片,或者傳輸一堆音樂、影片進手機,很快就會面臨儲存空間不敷使用,勢必得尋求個解決之道。挑選內建儲存容量更大的手機,最為便利但是代價可能不低,因為同型號機種各容量價差少說2,000元,其中又以iPhone高達4,000元最令人手軟。

在這前提下,記憶卡當仁不讓的,成為最經濟實惠解決方案。目前除了蘋果旗下各產品,礙於一體式金屬機身設計限制,多數採用Android作業系統的裝置都支援插卡。即便是買張64GB記憶卡來擴充,多數品牌2,000元有找就能搞定,想盡情塞入各式影音內容不會大傷荷包。

就像DIY組裝電腦,各式規格零組件攤在眼前,大家最在意的無非是性價比,錙銖必較想找出最佳組合。手機與平板裝置適用的記憶卡,雖然價格再高也不比電腦核心零組件來得貴,相信多數人選購時還是會猶豫一下。除了考量品牌可靠度和比價,應該也會好奇那些高速卡,實際用起來是否對得起不凡的身價。

比價格別忽略了規格

記憶卡雖然是個小物,通路品牌卻多如牛毛,購物網頁上陳列的品牌,隨便一數至少超過20家。再加上規格有多種之別,和品牌數量相乘下來,意味相同容量產品的選擇性,可能高達40種以上之多。如果有特定喜好品牌倒是好辦,比較規格與價格即可做出決定,反之恐怕是會看到眼花撩亂。

寫入速度才是重點

當我們決定買張記憶卡,首先得從規格辨識與挑選開始,智慧型裝置支援的記憶卡,前些年流行使用miniSD規格產品,現在則是以microSD最為普遍。記憶卡說穿了是固態硬碟相近性質產品,當然也具有傳輸介面規格、相容性等變因,前述規格記憶卡都是由SDA(SD Association)組織主導制訂規範而來。

如同固態硬碟,基於控制器與快閃記憶體差異,讀取與寫入速度會不盡相同,記憶卡也有這特性。但殘酷的現實是,廠商往往只會拿讀取速度來做文章,選擇性忽略更為重要的寫入速度。即便廠商亮出再漂亮的規格,無論是用X倍速或MB/s標示,都無助於解決寫入速度資訊透明度問題。

在SD規格時代,不少消費者吃過這悶虧,買到寫入速度慢如烏龜的澇賽卡,這促使SDA從源頭做出改善計畫。SDA制定SDHC規範時,首度提出寫入速度分級制度Speed Class,以Class 2、4、6、10來標示之。數值越大代表保證的寫入速度越高,如Class 6即代表至少可達6MB/s,讓消費者採購時有個簡單的辨識依據。

UHS-I高速介面是主流

SDHC是10餘年前的規格產物,無論傳輸速度或最高容量,已經不符合時下要求。因此SDA最近幾年新發布2種規範,分別是UHS-I與SDXC,雖然相關產品也推出一段時間了,不少人選購時還是容易感到迷惑。簡單來講,SDXC是新一代SD卡規範,容量定址最高達2TB,UHS則是新設計的高速傳輸介面。

目前最令人感到困惑的,可想而知是SDHC與SDXC,其實從傳輸匯流排規格來切入,很容易快速搞清楚差異。SDA目前共制定出4種匯流排規格,傳統的Normal Speed與High Speed,理論頻寬分別是12.5MB/s與25MB/s。SD與SDHC乃至於最新的SDXC都能採用,由於當年並未設計相對應的速度標誌,所以只能參考記憶卡廠商標示規格。

UHS(Ultra High Speed)則是新一代高速傳輸介面,發布當初即公告2個世代版本,SDA也細心規劃了代表性標誌。第一代稱為UHS-I,傳輸頻寬有50MB/s與104MB/s之別,為當前高速產品主流採用規格。UHS-II則是第二代,理論傳輸頻寬跳級增加3倍,分別是156MB/s與312MB/s。

新舊相容性得留意

也就是說,目前SD卡分為SD、SDHC、SDXC等3大類型,差異是支援的最高容量定址,以及預設檔案系統格式化不同。UHS則是新一代傳輸介面規範,就好像汽車選配動力加強套件,得以應用在SDHC和SDXC規範產品上。只要按圖索驥留意產品外觀與包裝,是否有I、UHS-I、SDHC UHS-I、SDXC UHS-I等標誌或文字註記,就不難分辨其中差異。

得留意,SDXC採用exFAT檔案格式系統,基於容量定址規格差異因素,和舊有SDHC裝置存在相容性問題。其他的相容性枷鎖部分,記憶卡與裝置兩端支援規格一致,才得以跑最高傳輸模式。意即UHS卡碰上SDHC裝置,或者SDHC卡用在UHS裝置上,是都無法以UHS高速匯流排速度運作。

此外,SDA雖然為UHS制定新的Speed Class機制,卻只有代表性的標誌,並未提及保證寫入速度數值。而且新舊機制之間並不相容,實際保證速度得視裝置與記憶卡,兩端共通支援的最高規格而定。例如SDHC UHS-I Class 10的卡,即便最高寫入速度達50MB/s以上,搭配SDHC規格舊裝置使用,保證的寫入速度還是只有10MB/s。

價差有限首選UHS-IUHS-I

雖然沒有明確的寫入速度保證數值,規格上還有2種介面頻寬變數,記憶卡廠商也不見得會標示出來,但是整體速度仍然會比舊規格產品好。現在市場上不乏讀取速度動輒超過60MB/s,寫入速度落在30MB/s左右的產品,這等級或許稱不上誘人,仍然符合多數人讀取多過於寫入的日常應用需求。

過去受限於High Speed介面頻寬僅25MB/s,即便是等級、價格再高的SDHC卡,充其量只寫入速度逼近介面頻寬上限而已。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價格問題,microSDHC目前除了Class 4入門產品,其餘規格已經大量被UHS-I產品取代。再加上品牌眾多競爭等因素,採用UHS-I介面的產品不會格外貴,因此沒有買舊規格產品的必要。

▲絕大多數SD記憶卡,在產品外觀與包裝上,都會印製支援規格標誌。圖例左起依序是microSDHC UHS-I、microSDXC UHS-I、microSDHC,標誌內容包含記憶卡種類資訊(如microSDHC),支援UHS-I則是會有I之類的標誌,以及最基本的Speed Class(反C符號包著數字)等級規格。

下一頁:基本盤表現測試準

Facebook 馬上按讚 加入T客邦粉絲團

標籤:周邊, 電腦王, 手機, 記憶卡

更多3C新消息,快來加入T客邦粉絲團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als2q 的頭像
    xals2q

    2015花千骨線上看tv 2016花千骨 花千骨線上看drama q 花千骨線上看drama 仙俠奇緣之花千骨線上看 花千骨線上看tv543 電視劇花千骨線上看 花千骨線上看第一集

    xals2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