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教育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教育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教育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Dog-Lovers' Tees. Unleash yourself and shop our special collection of tees and accessories for you and your pooch.
From our sponsors
本報特稿/從日圓貶值來探討安倍經濟學/智庫論壇/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兼任副教授 李禮仲
Oct 18th 2014, 08:11
中央日報 –
以日圓貶值作為刺激出口提振經濟的策略,目前效果還難以評估,但日本9月初公布第二季GDP竟萎縮7.1%,創下2008金融海嘯以來,最大幅度的衰退,特別是民間消費縮水,引發日本全民關注與疑慮,而民間消費卻在貨幣貶值和消費稅升高的雙重壓力下生活,不僅使安倍經濟學面臨重大考驗,更讓日本經濟成長蒙上陰影。 安倍經濟學 舊酒新瓶?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2年底上台後實施了祭出「三支箭」,以大膽的金融政策、機動的財政政策、與提振民間投資的成長策略,誓言要讓日本揮別長期通縮的困境。安倍經濟學基本核心就是藉由加速日元貶值提振出口成長,同時通過寬鬆貨幣政策向市場大量投注資金,通貨膨脹率勢必增加,讓物價溫和上漲,企業收益也能增長,員工收入隨之增加,最終擺脫通貨緊縮,實現日本經濟增長。 安倍期盼在日元貶值的帶動下出口能有力反彈;進口產品價格大幅上揚,國民在通貨膨脹壓力下加大消費支出;企業在居民消費增長的帶動下加大投資;在出口、消費和投資三項利多的推動下,讓日本股市水漲船高;同時在資產價格上升帶來的財富效益下,進一步刺激消費和投資,從而使日本經濟進入良性循環,重拾日本的競爭優勢。 然而,安倍經濟學正內也受部分學者質疑,認為其並無新意之處,如「量化寬鬆」政策,就被認為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有很多具體措施被認為可行性不高。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經濟泡沫破滅之後,就曾多次採用過「量化寬鬆」。例如:在1997年發生亞洲金融風暴之後,日本為了拯救經濟,在1999年將央行的指標利率降到0.15%。之後不久,美國網路科技泡沫化,2001年3月日本央行隨即將利率降至零利率,並推出了「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直至2006年7月。兩年後,即2008年美國金融海嘯之後,日本再度推出了「量化寬鬆」的政策。由上可知在過去十五年中,日本經濟發展有十二年是在「量化寬鬆」的政策之下度過的,但事實證明「量化寬鬆」對提振日本經濟效益有限。 另 從安倍的三支箭在實施兩年後的今日來看,2013年下半年經濟成長率不到1%,顯示先前的順勢似乎出現停頓的跡象,今年第二季GDP竟萎縮7.1%,創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後最大降幅,最大幅度的衰退。日經225指數也在去年年底觸及16291後,至今年9月初累計下跌4.9%。個人消費支出下降5.3%,比預期還高,而企業支出萎縮5.1%,高於預估的3.4%。針對此數據顯現,美國資深日本經濟觀察家Richard Katz甚至以「巫毒安倍經濟學」(Voodoo Abenomics)為文,唱衰安倍「三箭齊發」政策的經濟前景。 寬鬆貨幣與日幣貶值政策 安倍經濟學係由貨幣政策、金融政策、財政政策、民間投資和結構調整一系列政策組成,此外,還有一些個別政策,如2%通漲目標、大規模的公共投資、修改《日本銀行法》等。其中,安倍晉三稱之為「三支箭」的三大基本方針,分別是大膽的金融政策、機動的財政政策與民間投資的成長策略,以日圓貶值與量化寬鬆告別通縮,將日本帶上通貨膨脹之路,以此帶動消費和投資。 寬鬆貨幣政策,目標是終結長期的通縮現象,讓物價上漲率能恢復到2%的水準。透過寬鬆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一方面解決通縮問題,另一方面催生日圓貶值,使企業能從瀕臨虧損轉為獲利,進而提振投資意願,甚至增雇勞工,以便解決長年名目薪資負成長的窘境。 但過去近兩年量化寬鬆的資金,並未真正進入到實體經濟中去,企業貸款並未因此而增加。數據證明,量化寬鬆放出去的資金又通過商業銀行存回到了日本央行。而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日本高昂的生產成本導致許多工廠遷移到海外,日本國內出現產業空洞化現象,盡管有些高經濟產值產業留守日本生產,但由於近十年來周邊國家和新興國家的產業迅速崛起,令曾經風靡全球的日本品牌失去當年的風采和競爭力,品牌價值大幅減損,許多企業難以為繼。以曾經引領高科技時尚品牌之Sony的智慧型手機為例,其與韓國Samsung和台灣HTC手機競爭時,已難以討到便宜即可為證。 企業在沒有看到合理的投資回報或景氣明確回溫之前是不會增加投資的,無論日本央行如何量化寬鬆,均鼓勵不了日本企業的資本投資。沒有投資就不會增加就業機會,沒有增加就業就不會增加消費,沒有增加消費就不易吸引投資,此為一基本的經濟發展模式。因此只有單一量化寬鬆政策,若無其他相關配套,是無法振興沉痾以久的日本經濟。 另外,日本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日漸嚴重,以影響勞動力與消費力之成長。目前日本65歲以上人口已佔人口總量的25%,成為世界之最。而該期間日本的適齡15至64歲勞動者持續減少,由三十年前的8,700萬人降至目前的7,900萬人,為三十年來最低水平,而且這種減少趨勢還在加快,而這趨勢也讓日本消費者的消費概念日趨保守。日本的勞動力增長不足和人口老齡化問題,是影響消費的核心問題,安倍若無法解決上述問題,其量化寬鬆和日圓低?率貶值政策恐難見其效。此可能因安倍經濟學的核心放在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而經濟結構改革則尚只停留在樓梯響所導致。 若再加上日本國民儲蓄率已降至三十年來的最低點。三十年前日本的國民儲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為22.8%,十五年前降至10.5%,目前已低至3%。這都讓日本後續的經濟前景難以樂觀以對。 日圓貶值對日人之效應 貨幣貶值是兩面刃,貶值確實能幫助日本國內企業出口,相對而言,卻不利於進口。貶值幫助了出口的同時,卻是以損害仰賴進口的民眾和企業利益所換來的。日本總務省近期公佈的數字顯示,八月份日本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3.1%,連續第十五個月保持同比增長,以及今年四月一日開始消費稅提高三個百分點,日本消費者的日常生活負擔至少增加6%以上,勞工工資以及其他實際收入的增長遠遠趕不上物價上漲,日人只好精打細算削減一些非急需的開支,以保障飲食生活不受影響。 消費者實質收入減少不得不捂緊口袋減少消費,導致日本個人消費市場大幅下滑,很多商店因而被迫關閉。一般的火車站前原本是熱鬧的商業區,大小商店顧客盈門,但現在多是人流稀疏,消費銳減。甚至日本著名的百貨商店高島屋也於今年八月底關閉其在和歌山市的店,原來在同區有四家大型百貨店,現在只剩下一家,可見日人消費力低靡不振問題未見改善。 安倍經濟學發展至今,並沒有真正把日本經濟拉起來,安倍作法讓出口商賺到,但卻讓日本當地財富分配不均更加惡化,整體出口並沒有達到預期成長目標,經濟也無明顯地反彈。 國際貨幣競貶對安倍經濟學之挑戰 日本於2013年月11日宣布20.2兆日圓(2,265億美元)史上最大幅度的振興經濟方案,使日本名符其實地成為繼美國之後的「超級印鈔機」。進一步言之,安倍想透過這政策將通膨目標提高到2%,以終結長久以來的通貨緊縮。但這種「以鄰為壑」的做法,很多人認為可能會引爆一場亞洲空前的「貨幣競貶」大戰,全球貨幣戰爭有風雨欲來之勢。 歐元與日圓兌美元匯價持續重貶,而且貶值動能仍然強勁,這波國際匯率貶值戰爭,本質屬於政治性、全球經濟目前與與1930年代有高度的相似性,先進國家的政府為了急於拉抬疲弱的景氣,不顧一切採取以鄰為壑的刺激政策,有學者甚至斷言全球金融市場正在面臨一場無法承受系統性風險的崩盤。 在企業生產、銷售全球化的今天,其實匯率貶值帶動出口效果非常有限,日本從2011年至今,匯率貶值等因素造成進口價格大漲,石油等原物料漲幅高達50%、非石油等進口累計上漲22%,但是出口卻逆向衰退,一直到2014年才出現溫和增長,漲幅也只有5%,即是一明證。本次日本匯率貶值沒有帶動出口增長,卻嚐到進口物價大增、貿易赤字快速擴大的苦果,對於日本經濟的穩健發展是福是禍,尚在未定之天。 為了救經濟,安倍內閣近期又啟動新一波日圓貶值,9月一度跌到109日圓兌換1美元,從7月以來跌幅達到7.3%,瑞銀甚至研究提出必須跌到120日圓兌1美元,才有助成長,但日本產業界擔憂,日圓是否因此跌過頭! 安倍經濟學曾一度帶來日本復甦希望,但現在卻顯得後繼無力,甚至出現衰退,安倍面對的考驗似乎愈來愈嚴峻,要帶動日本經濟長期增長恐需新配套。 【中央網路報】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xals2q
2015花千骨線上看tv 2016花千骨 花千骨線上看drama q 花千骨線上看drama 仙俠奇緣之花千骨線上看 花千骨線上看tv543 電視劇花千骨線上看 花千骨線上看第一集
xals2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