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醫療保健意識攀升,醫療服務需求也日益增長,台灣力推醫療觀光服務,鎖定3大目標市場,希望在10年內以每年增加新台幣40億元商機為目標,「追泰趕韓」。
根據統計,2008年全球醫療觀光產值為303億美元,預計2015年將達到500億美元以上。
台灣自2007年起開始推廣醫療觀光服務,2008年時,醫療觀光來台人數僅6.8萬人次,連同週邊商機約19億元,遠遠落後泰國及韓國。
看好醫療觀光前景,2009年行政院將醫療觀光列為6大新興產業及10大國家重點服務業,衛福部及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開始大力推動,截至2013年醫療觀光來台人數為23萬人次,週邊商機約136億元,成績立竿見影。
外貿協會服務業推廣中心主任張正芬表示,病人赴海外進行醫療服務,會考量交通便利、語言溝通、價格及技術、服務品質等因素,因此目前台灣的首要目標市場還是以中國大陸為主。
她說,大陸與台灣使用的語言相同,溝通容易,尤其大陸民眾愈來愈有錢,醫療品質卻沒有相對提升,近年來,台灣名品展推出醫美館,鼓勵大陸民眾來台旅遊,順道進行健康檢查或微整型,絡繹不絕,相當熱門。
第2個目標市場是中東地區,現階段外貿協會已成功建置27個海外醫療服務轉介平台,包括杜拜Zabeel集團、科威特ACE Health & Tourism集團,中東地區就占了2個,可見其重要性。
外貿協會秘書長黃文榮說,中東民族都非常有家庭觀念又富裕,每次出國都是攜家帶眷,加上今年2月杜拜和台北有阿酋航空直飛班機後,交通相對便利,帶來的週邊商機也非常可觀。
張正芬指出,雖然韓國的美容整型口碑不錯,但韓國大都採如削骨等侵入性的手術,與台灣以微整型為主不同,華人一般還是會考慮流血的手術風險,因此第3個目標市場是聚焦在東南亞及北美地區的華人。
外貿協會副秘書長葉明水指出,為推廣我國的醫療觀光,外貿協會除以名品展、拓銷團、轉介平台帶動外,台灣也陸續爭取多項國際醫療會議來台舉行。
他說,台灣的醫學及科技專業在國際有眾望,專家學者也多,因此可以協助爭取在台召開專業的國際會議。
值得一提的是,罕見疾病的治療也能提升台灣醫療技術的國際能見度。
2013年慕名來台灣就診的海外罕病重症個案有3例,並贏得國際間逾20個國家媒體的高度肯定。今年3月曾被澳洲及印度拒絕的諾魯病童Aremwa來台就醫,也獲得良好的治療成效。(中央社)
關鍵字: 財經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