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著防護服的福島核電站員工在核儲藏庫前
日本《朝日新聞》引述已故福島第一核電站站長吉田昌郎(2013年去世)的記錄報道稱,當2011年福島核洩漏事故發生時,九成電站工人逃離現場。
據報,《吉田調查記錄》是事故負責人在接受日本政府事故調查和驗證委員會問詢時所作的記錄。
記錄顯示,在日本東部大地震發生四天後,90%第一核電站的員工(約650人)沒有服從吉田站長原地待命的指令,撤退至十公里外的第二核電站。 記錄指稱,這可能是後來輻射量激增、事故未能及時得到控制處理的原因之一。
報道說,東京電力公司對於上述有關員工「違反命令逃離現場」的真相隱瞞了三年之久。
臨危逃離?
據報,《吉田調查記錄》和東京電力公司資料顯示,2011年3月15日晨6點15分,由吉田指揮的第一核電站免震重要棟2層的緊急對策室收到了重大報告:核反應堆壓力控制室內的壓力已變成零,2號機組的核反應堆安全殼即將破損,720名員工有可能被暴露在高輻射線下,「現場沉浸在濃重危機感中」。
吉田站長在6點42分,並未按照早前計劃發出「向第二核電站撤退」指令,而是通過公司內部的電視會議命令「暫時從高輻射量的地方撤退,在能馬上返回現場的第一核電站區域內待命」、「躲避在站內輻射量低的地方,在確認沒有異常後返回」。
不過,吉田的證言記錄顯示,多數員工不顧命令,上午7點左右就稱坐巴士離開; 另有站員駕駛私家車撤離 第一核電站,造成九成員工實際已經離開現場的現實。
東京電力公司長時間未對外公示吉田站長事故發生時的「原地待命」指令。
東電管理方最新的表示是,吉田當時的指令並非嚴格的命令。
據悉,在擅自撤離的員工中還包括指揮應對事故、被稱為「GM」(組長)的部科長級領導力量。據調查結果顯示,這些組長有可能違反了「在發生重大事故時支援核反應堆的運轉和控制」的公司內部規定。
最終留守的只有站長吉田等69人。當天中午時分,站員才陸續開始從第二核電站返回。這期間,第一核電站的2號機組噴出了白色蒸氣狀物質,4號機組發生了火災。核電站正門處檢測出了最高輻射值。
《吉田調查記錄》
由日本政府事故調查委員會以問答形式實錄的《吉田調查記錄》,據悉調查時間累計為29小時16分(包括休息時間 1小時8分)。
有關調查從2011年7月22日起至11月6日為止,共進行13次調查。其中,就事故原因和初期應對的詢問調查為11次,由調任至委員會事務局的檢察官擔任詢問員。
政府事故調查委員會共聽取了772人計1479小時的口供,平均每人約1.9小 時。該記錄原件保存在日本內閣官房。
(編譯:晧宇 責編:董樂)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