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YAHOO FINANCE分析報導,美國S&P 500指數自上次回檔10%整理以來,已經歷了468天,創下史上第四長記錄。
此外,S&P 500收盤未曾低於200日移動平均線,已逾18個月。
等待回檔整理,已變成荒謬的行為,相當於金融業的「等待果陀」--一齣永遠等不到的荒誕戲劇。
「股市守於趨勢線之上太久了。
自上次收盤低於150日移動平均線以來,已經過了四年。
上次出現類似的走勢,必須追溯到2003至2007年,」Auerbach公司分析師羅斯(Rich Ross)說。
「這種情況恐會出現10%的回檔整理走勢。
或許甚至達20%。」 當然,要明辨出導致這類回檔的因素,對大多投資人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有分析師開始指出,近來漲勢的細節,出現了警告訊號。
「一整年來,都是防禦類股帶動的漲勢,」Chantico全球公司分析師桑琪士(Gina Sanchez)說。
「防禦類股仍是較佳的機會。
我不知道什麼會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企業獲利的速度,無法一直強過經濟復甦的速度。」 然而,儘管歷史或邏輯說,某種事情應會發生,但這並不意味一定會發生。
此外,對某些投資人而言,近幾年不停的漲勢,應可有一種較簡單的解釋。
「由於更多投資組合已變得態度消極,對某些類股每日漲跌的消息面,也就較少注意。
波動率偏低便是這種結果的徵兆,」Ritholtz財富管理公司執行長布朗(Josh Brown)說。
「投資人若將這種現象完全歸因於Fed,可能至少錯了一半。」 根據布朗指出,在美國,收費帳戶管理的資產,已由2005年的2000億美元,膨脹到了2013年的1.3兆美元。
這些錢大部份均未積極管理,而是依序每月消極進行投資。
這提供了股市持續的買盤,財富經理人進出場的誘因則減少,買進,而後加碼,報酬才會較多。
「這意味他們傾向每日買進股票,且幾乎從不賣出,」布朗寫到。
「這意味在上漲的日子裡,審慎加碼,在下跌的日子裡(鮮少出現),大幅加碼。」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