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是打破氣象史最強風王寶座的「海燕颱風」,目前正侵襲菲律賓地區。T客邦取得 Bird 同意轉載「新世紀風王海燕颱風」一文,讓大家更了解這個颱風的威力。
沒想到新聞一報之後,這颱風就紅了,連路人都開始關心。一連接到 FB 上幾個朋友的詢問,就來聊聊這顆颱風吧。
對,這是個見證歷史的颱風。事情大概發生在台灣時間昨天晚上八九點左右,各國氣象單位都開始大幅更新關於海燕颱風的強度分析資料。其中鄉民提到的幾個關鍵數值包括 T 值跟雲頂溫度,以下簡單說明。
T 值其實是一個相當主觀的颱風強度憑分系統,它是一個叫 Dvorak 的美國氣象學家發展出來的颱風分析方法。這個方法主要是利用各種衛星影像來分析和評估颱風的強度,程序細節很複雜,這邊不多做說明,但它大致上就是像:
- "雲系鬆散的螺絲型 加 1 分"
- "緊緻對稱的雲系, 加 2 分"
- "有眼睛, 加 1 分", "雙眼皮, 加 2 分"
- "可見光雲圖中心密集雲層區渾圓顯著大於 85 公里加 2 分,大於 140 公里加 3 分"
- "腰臀比 0.75 以上, 加 1.5 分"
- #@@!%$#$...
其實跟選美沒兩樣,當然實際細節比這複雜的多,不過最後會得到一個數字,叫做 T-number,就是這個颱風的總分。因為這是一個人工評估的分數,不是測量分析計算的數值,因此它就是以 0.1 為最小單位,T 值越大,颱風越強,而一般的分析程序算出來的 T 值最大就是 8.0。
從圖上可以看出來,左邊的座標就是 T 值,它的刻度只到 8.0。但這次的海燕颱風,因為電眼瘦腰海咪咪,讓評審委員們給出了 T=8.1 的破表分數。圖中綠色超過天花板的那條線就是海燕最新的 T 值。
這麼優秀的分數,當然令風迷們高潮連連...
另外鄉民們提到另外一個參數叫雲頂溫度,這東西我之前在解釋紅外線雲圖時 (忘了哪個颱風,好像是高低分離那個) 有說過,颱風是個立體的系統,它的對流越強,就能將水氣帶到越高空越寒冷的地方。所以雲頂溫度越低,代表颱風的對流發展越強烈。
這個颱風有多猛呢 ? 我們來看看昨天半夜兩點的紅外線雲圖:
一般我們在看強烈天氣系統時,只要看到大片紫色的紅外線雲圖,就知道事情大條了。紫色代表雲頂的溫度在零下 75 度到零下 80 度之間,已經是很低的溫度,除了颱風之外,通常要有極強的鋒面啦,共伴啦之類天時地利的條件,才能形成這樣的系統。而在紫色的雲頂中,偶爾會出現一些白色的小區塊,這代表雲上有雲,天外有天,就是有些小區域的對流發展更旺盛,衝上比零下八十度更低的高空。不過一般來說,這都只是零星的小區域而已。
但是,你看看你看看,這精美的海燕颱風,在風眼週圍有一圈白色甜甜圈有沒有,這整個區塊的雲頂溫度都衝到零下八十度以下了。別人拿來吃點心的被它當正餐,我們還真沒看過哪個颱風的中心對流可以強烈到讓整圈中心雲區都衝上零下八十幾度。
這麼美味的甜甜圈,怎麼能不令風迷高潮連連...
最後談一下風速。其實颱風到底多強,最客觀的指標還是風速,但颱風中心附近是個像地獄般的結界,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拿個風速計晃進去量風速的。除了派飛機進去測量或是丟投落送 (就是電影龍捲風裡面那個小球) 之外,大部份的風速資料其實也是用估的。怎麼估 ? 微波雷達,都卜勒雷達,微波衛星掃描,再加上跟過去收集的資料比對,就可以估算中心風速。
飛機實測最積極的是美軍,因此一般來說美軍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佈的風速會被當成重要指標,但各國氣象單位只會發布預報,不會告訴你有沒有真的派飛機出去,因此關於風速的資料大家還是會有一些歧異。
但是,但是,關於這令人癡迷的海燕颱風,各國氣象單位都不約而同的給出了破表的風速,本來昨天晚上大家只認為它破了 2010 年 Megi 颱風的紀陸 (160 節),但今天凌晨登陸菲律賓之前,它的巔峰強度甚至超過 1979 年的 Tip 颱風 (165 節),達到 175 節 ( 超過 315km/h)的驚人風速,一舉拿下人類氣象史上的風王寶座。不是今年的風王,不是 21 世紀的風王,是人類開始觀測颱風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風王。
見證歷史的時刻,讓我們再看看它登陸前巔峰強度的最後一眼可見光照片。
這是昨天日落前最後一張可見光雲圖。今天太陽昇起時,它已經被菲律賓的地形破壞,回不來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