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文化部紮穩系統共構打造文化雲 助民眾全臺藝文資訊一把抓
Jan 5th 2015, 05:04

文化部掌管了全國各地19個文化機關,如博物館、電影資料館等,當每個機關典藏的文物與資料都不同,且作業流程也天差地遠時,資訊處而要如何管理這19套分散各地的資訊系統?就是文化部資訊處處長王揮雄所面臨的挑戰。

王輝雄說,早在約30年前,在中華電信建置資訊系統時,也經歷了北、中與南部各區系統不同的問題。如果能將系統整合起來,不但可以省下大筆經費,還能節省不必要的人力,不過,由於當時在中華電信人微言輕,沒有機會做。

直到擔任文建會簡任技正,再一路到文化部任職資訊處處長時,王揮雄就下定決心要大刀闊斧,來共構多項政府的資訊系統。

在文建會期間,王揮雄就開始共構文建會旗下的政府行政系統與業務管理系統,直至今日,已經整合4個系統,包括了EIP、人事差勤、薪資與公文系統,並且已經導入了19個附屬機關。

王揮雄表示,以已經完成多項共構系統的經驗發現,要以文化部當作企業總部,將所屬機關當作子公司,為了節省資源,就將各機關的資訊系統整合起來,共用一個系統。

「過去各機關都有各自的行政系統,造成橫向資料交換的困難,但現在透過系統共構,讓各機關的操作界面達成一致,也更容易彙整各機關的資料,以加乘共構的效益。」王揮雄說。

王揮雄說,他曾在私人企業主導大型專案與開發軟體的經驗,才有膽量做大系統,當系統使用人數從1百人使用擴大到1千人,不只考驗系統效能,也會考驗資訊部門的技術能力,如果系統出現問題,資訊處要有能力在第一時間就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

王揮雄早在1980年時,曾在中華電信開發軟體約12年,當時他也帶領團隊開發了用戶自動定線管理系統,後來更在檔案管理局擔任3年半的副組長,建立了全國性的檔案管理系統,來管理全臺超過2千個公家機關的各式資源。

在整合系統的過程中,王揮雄也自行發展出一項原則,他與廠商合作的過程中,會要求廠商先提出建置系統的構想,而不是先詢問使用者的想法,因為從課員到科長的需求一定不一樣,再來各單位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會要求廠商絕對不可以依據使用者需要什麼功能,就完全按照他們的要求增加,這絕對讓系統變成「違章建築」,而缺乏整體的架構。

透過系統參數設定,滿足多元需求

而王揮雄在面對各個不同單位的需求時,王揮雄會先整合各機關的需求,開發出數個功能模組,而需求不一致的地方,再透過系統參數設定的方式,來做到客製化功能。

另外,在管理過程中,王揮雄開始用Line來聆聽業務單位的需求,舉例來說,他會將廠商、業務單位與承辦人共同加入一個對話群組中,讓他們有一個共通的平臺,才可以在線上即時討論。王揮雄說,這樣才可以在第一時間就發現問題,再來想辦法如何解決。

以公文資訊系統為例,王揮雄自2008年開始,就著手建置共構式的新公文系統。不過,在建置過程之中,王揮雄說,每一個機關不但所需要的功能不相同,而且作業流程也不一樣。舉例來說,政府三級以上的機關,在分發公文時,都會設置一張登記桌,由主事來管控公文進出的流程。

不過以政府四級機關來看,一個單位內有時候只有3至4人,單位內主管會直接分文,而不會設置登記桌,為了滿足兩種不同的需求,透過參數設定,公文資訊系統開發了兩個版本。

王揮雄說,在打造共構架構的過程中,資訊長一定要具備整合各單位需求的能力,唯有幫使用者打造客製化服務,才有辦法說服他們加入共構系統。

而且在導入的過程中,王揮雄說,一定要從文化部優先導入公文資訊系統,而不要將所屬機關當作試驗品,若有問題,也才可以第一時間修正。

當文化部成功導入之後,再推廣到其他所屬的機關。王揮雄說,今年公文資訊系統已經導入所屬的機關,包括資料移轉、功能需求調整、教育訓練等。

政府組織改造之後,王揮雄主動接下更具有挑戰的工作,也就是如何整合臺灣各個博物館、電影資料館,甚至是臺灣交響樂團等各典藏文物與資料的系統架構。

他說,各個博物館與電影資料館等的典藏功能良莠不齊,再加上難以整合各文物與後續維護等問題,因此,他先推動館藏作業流程制度化,再以單一資料庫為基礎,來整合各機關的文物典藏管理系統。

由於各博物館的管理經驗、人力分配業務重點與加值應用都相當不一樣,如以歷史博物館與電影資料中心相比,不但典藏的資料形式差異大,甚至其所衍生的加值應用也天差地遠,且數位化內容也得考量到不同年代的圖片、文字與影音資料格式。

王揮雄說,因為考量到各館藏品屬性多樣性與差異性,系統設計不但需要具備典藏共通性欄位,也需要依據各機關的需求,進行客製化資料欄位。

透過不斷地討論與修正,王揮雄整合了各館藏相同與相似的地方作為共構版的功能,而開發出了七個功能模組,如查詢報表、典藏管理、庫房管理、數位內容管理、系統管理、其他擴充功能語文物典藏資訊入口網等七項,而在系統相異的的地方,則採用系統參數設定方式,但允許各博物館可以彈性發展符合館藏作業需要的功能。

打造文化雲,建立全國藝文資料庫

2012年,文化部前部長龍應台交給資訊處一個任務,就是打造文化雲。這朵雲要能讓民眾可以透過App,搜尋到附近有什麼藝文活動和文化設施,也就是建立起一套全國藝文資料的資料庫。

而正在開發的這個資料庫,最大的挑戰不在於技術,而在於要如何能蒐集到龐大全國性的藝文資料。為了讓民眾可以得到最完整的資訊,王揮雄和各個縣市政府的文化局溝通,希望可以和他們的藝文資訊的網站介接,以將資訊整合到文化部的系統中。

而王揮雄為了要蒐集全面性的資料,也和很多間民間團體合作,現在已經包括了多個售票系統,如兩廳院、寬宏、年代與獨立音樂網iNDIEVOX等,也和很多年輕人愛去的表演場地合作,如河岸留言、Legacy等。

不過,王揮雄說,和各個單位談網站內容授權時,也遇到很大的困難。例如,很多機構根本不願意提供資料,也不願意讓文化部將活動的圖片與文字等放到網站與App上面。

舉例來說,當初和臺灣某一家博物館談授權時,他們就不願意開放博物館的簡介資料,因為這筆資料「需要徵求撰寫人的同意」,王揮雄說,因為這些機構一方面擔心,資料後要面對民眾更嚴厲的檢驗,若資料不正確等可能立刻見報遭到批評。

另外一方面,他們也會擔心,一旦資料開放出來,不知道後續會被民眾用到哪邊去了?導致難以掌握資料的流向與用法。

而且,還有像是民間的活動機構,會要求該活動海報的圖片只能授權一個月,到下個月後,就必須要下架,甚至,以博物館來說,很多文物的照片根本無法開放,因為照片的著作權是作者所有,而不是博物館。

王揮雄說,為了要解決授權的問題,希望各界能參考目前荷蘭的做法,目前荷蘭政府就和各領域的業者和法律界討論,為了讓政府可以加快開放資料的腳步,在詮釋資料(Metadata)方面不需要經過授權,就可以開放外界使用。

王揮雄說,很小的圖還要談授權的話,會讓開放資料的速度慢下來,而且會降低開放資料的數量。

王揮雄說,政府在開放資料的過程中,不但需要完整的資料,資料的精準性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由於資訊處介接了來自各家單位的資料庫,就會有一張票,有來自於三個單位的資料,如售票系統、文化部與地方政府文化局。

要如何判斷那一單位的資訊是正確的,需要不斷交叉比對,在系統交叉比對後,還需要人工比對,才能判斷哪一個是正確的資訊。最後,王揮雄說,多次經驗發現,還是售票系統的資料最為精準。

開放API讓年輕人發揮創意

未來,文化部也打算將目前文化部豐富的藝文等資料,以API的形式開放出來,王揮雄說,「API就是未來的金礦。」讓年輕人能透過開放的API自由地發揮創意,而不會因為資料的格式,而受到限制。

王揮雄也計畫打造一個影音共構平臺,透過這個平臺,可以集合各界的影片資料供民眾收看,他說,會參考在太陽花學運時,很多學生利用現有的網路影音直播平臺,例如Justin TV與LIVEhouse.in等,就可以呈現出很好的效果。

因此,文化部也希望透過直播很多藝文活動,讓民眾不用到現場,也可以一起參與。

另外,文化部也要搭上大資料的列車,像是日前政府調查臺灣民眾一年看幾本書,結果出爐只有約3本,令許多人印象深刻。王揮雄說,這是利用問卷調查做出來的結果,因此,難以確實掌握書籍數量與閱讀人數。

因此,文化部希望可以透過介接各家出版社的資料庫,來取得目前書籍種類與銷售數字等,透過建置了全國資料庫,才能在第一時間取得正確的資料。

王揮雄說,一旦取得這些資料,就可以做大資料分析,透過分析民眾的閱讀習慣等結果,也可以幫助政府想出更符合民眾需求的服務。

文化部資訊處處長王揮雄表示,規畫共構系統時,要先提出完整構想,而非先詢問使用者需求,否則會讓系統變成「違章建築」。

CIO小檔案

王揮雄

文化部資訊處處長

學經歷:中興大學資訊科技研究所畢業後,進入中華電信,期間率領團隊開發程式,建立用戶自動定線管理系統,之後,轉戰政府單位,在檔案管理局檔案資訊組擔任副組長。2003年到文建會,直到2012年政府改組後,擔任文化部資訊處處長,建立行政、業務共構系統與打造文化雲等

機關檔案

文化部

●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
● 網址:www.moc.gov.tw
● 成立時間:2012年

資訊部門檔案

● 直屬主管:文化部部長
● 資訊部門名稱:資訊處
● 資訊部門主管直稱:處長
● 資訊部門人數:17人
● 資訊部門分工:資訊策略科、資通安全科、應用服務科
● 每年IT預算:約7,000萬元

IT部門大事紀

● 2012年:辦理文化部所屬機關專題網站移轉本部機房、整併文化部所屬機關落地機房、建置文化部共構防毒軟體、共構端點防護軟體、文物典藏管理共構系統、iCulture藝文資源整合系統、補助管理共構系統、辦理文化雲先期計畫
● 2013年:文化部舊電腦機房搬遷至新莊機房、建置共構環境控制管理系統、文化工具箱網站、圖書管理共構系統、藝文活動報名管理共構系統、文化資源庫、國民記憶庫系統
● 2014年:建置文化部與所屬機關共構雲端儲存系統       、機關行動辦公室系統、博物館網路商城平臺、官網共構網站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als2q 的頭像
    xals2q

    2015花千骨線上看tv 2016花千骨 花千骨線上看drama q 花千骨線上看drama 仙俠奇緣之花千骨線上看 花千骨線上看tv543 電視劇花千骨線上看 花千骨線上看第一集

    xals2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