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 謝磊
一向只活躍於網絡平台的P2P小額借貸,如今竟悄然出現在街頭、超市,以理財的名義肆無忌憚地向市民推銷。而在一些居民小區,P2P小廣告更被塞進信箱、車窗玻璃,几乎無孔不入。
隨近年來互聯網金融興起,各類P2P平台不斷湧現,卻又不斷陷入倒閉、跑路風波,部分更被指可能觸及非法集資、非法經營等“底線”。隨針對P2P、第三方支付等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指導意見即將出台,P2P或可告別“無監管、無門檻、無標準”時代。
[記者暗訪]
P2P品現身超市攬生意
近日,記者走進虹口區某生活廣場,裏面已是一片熱鬧景象。
在通往超市的通道上,兩家理財攤位比鄰而設,所有的道具不過是兩張桌子、幾幅易拉寶以及一些宣傳彩頁。
左側的鋪位清一色男業務員,易拉寶上寫“××理財”以及“最高收益15%”等誘人的字樣。見記者停下腳步,一名業務員忙湊過來,一手遞上宣傳彩頁:“有興趣看看嗎?”宣傳彩頁的正面標注了兩款品,一款叫“×月通”,期限30天,預計年化收益率為7.2%; 另一款叫“×和寶”,期限24個月,但預計年化收益率則高達15%。
記者看到,這家公司推出的所有P2P品,總共8款,最短期限1個月,最長為24個月,起投金額最低5萬元。這8款理財品的收益最低有7.2%,與常見理財品5%左右的收益率相比,無疑讓人心動。
右側的另一家攤位打出了“××財富”的招牌,不過宣傳單上的內容則表明,這家公司所推的是P2P品,投資金額為10萬元起。為吸引客戶,該公司還打出了“憑單頁上門簽約送精美禮品”的廣告。
不敢直是P2P品
記者以打算理財為名,讓“××理財”的業務員介紹下兩款品。“我們這幾個品都是債權品,簡單地講,就是客戶把錢放在我們的平台上,然后我們把公司持有的債權轉到客戶的名下。”
業務員描述了好久,言語中翻來覆去講的只是“債權轉讓”、“資金流動性高、收益高”。“你的就是P2P對伐?”記者忍不住打斷他。對方一愣,隨后笑了笑,預設了。他告訴記者,P2P最近負面新聞太多,怕出來嚇跑客戶。
自稱劉經理的男子向記者介紹,如果有意願投資,雙方先簽訂理財合同,然后將錢打入公司賬上。“我們手頭有很多公司的債權,都是信譽良好的公司。然后我們把客戶的錢平均分配到幾家公司,也就是,讓客戶來持有這些公司的債權。”劉經理滔滔不地介紹,但絲毫沒有涉及到風險問題。記者提出疑問,他只表示:“不僅僅你們的錢借給了這些公司,我們公司自己也把錢借給他們了,難道還不放心嗎?”
“那萬一你們公司把錢卷走怎麼辦?”記者追問如何保證資金安全,但劉經理無法回答。他只是一再強調:“我們公司開了7年了,怎麼會卷款跑掉呢?”
記者隨后翻了一下合同樣本,發現裏面並無任何保障投資者資金安全的條款,也無第三方擔保機構。一旦發生違約,投資者的利益難以保障。
[隨機採訪]
普通市民:聞P2P色變
“原來這就是P2P啊?”聽到記者與業務員的對話,到超市去購物的吳老伯嘟囔了一句,搖搖頭走開了。
事后他告訴記者,之前就有留意到這兩個攤點,見有人諮詢就湊上來聽聽,要真的有利可圖他也打算買點。但發現是P2P 后,他立即打消了念頭。“我買不來這些東西,但上網的時候經常有看到什麼‘P2P跑路’啊之類的新聞,這風險太大了。”
吳老伯,他以前只知道存定期,但后來利息太低,就跟朋友買了點銀行的理財品。年初的時候收益還不錯,最近現在都下來了。他問過幾家銀行,目前理財品的收益普遍只有5%不到,期限還很長。“看到這樣的廣告總歸會有點心動。”吳老伯。
記者注意到,如今已有不少民間借貸機構打P2P旗號,將民間金融的借新還舊、擊鼓傳花從下搬到了線上。除了超市、公交車站點等公共場所外,一些借貸機構還製作小廣告,塞入居民家中信箱,設法招徠生意。隨銀行理財品收益率陸續走低,已有部分投資者盲目輕信類似小廣告而蒙受損失。
[政策展望]
監管政策最快月底出台
P2P網貸的巨大市場空間,已經讓不少具有金融背景和大型集團背景的重量級財團垂涎。今年以來,不少上市公司紛紛搶灘,使P2P已然成為土豪佈局金融板塊中的一個。而監管層也醞釀出手,整頓目前尚處混亂的P2P網貸市場,對其進行監管。
有消息稱,7月中旬,央行曾召集多家互聯網金融公司開會,就尚未出台的《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從外界流傳的版本來看,《指導意見》中不僅涉及P2P行業,還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籌、互聯網保險等。對於P2P的監管屬於“粗線條”式:實行備案制管理,最低注冊門檻為1000萬-5000萬之間,P2P平台不能進行擔保,資金由第三方獨立托管,逾期數據等須向監管部門披露。
8月2日,銀監會創新部副主任楊曉軍透露,對P2P的監管細則將於下半年或明年年初推出,監管導向為“明定位”、“不碰錢”、“有門檻”、“重透明”和“強自律”,細化行業門檻內容以及資金實行獨立第三方托管等監管意見。
業內人士表示,P2P毫無準入門檻的日子將終結得更早,最快可能8月底就將出台互聯網金融監管指導意見,這意味,P2P即將與“無監管、無門檻、無標準”的“三無”稱號揮手作別,近半數平台或出局。
8月7日,上海市已正式對外發布《關於促進本市互聯網金融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將推動有關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與P2P網絡融資中介企業探索開展客戶資金存管(監管)等方面的合作,協調支持部分規範經營、風險可控的企業,申領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等。
[相關連結]
P2P平台井噴、跑路相隨
去年以來,各類 P2P 網貸呈“井噴”態勢。
8月2日發布的 《中國互聯網金融報告(2014)》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6月,P2P網貸平台數量達到1263家,半年成交金額接近1000億元人民幣,接近2013年全年成交金額。預計到2014年底行業月成交額會超過300億元,全年累計成交額將超過3000億元。
截至2014年7月,P2P網貸投資的數量約為29萬人,行業存量資金為337.6億元,比2013年增長近一倍。其中,不乏千萬級百萬級的投資人。目前成交額超過1億元的P2P平台有30家,成交量超過70億元,占總成交量的52%左右。
然而,以高收益率為誘餌,近乎野蠻生長的 P2P 網貸在蓬勃發展的同時,其中隱含的風險也如影隨形。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出現公司倒閉、高管跑路、提現困難等各種問題的P2P平台76家,2014年至6月1日止,類似平台也已有45家,令參與其中的投資者血本無歸。
除了卷款跑路以及倒閉的風險,P2P網貸還與非法集資有不清道不明的關係,這也讓不少投資者聞P2P色變。近日,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以“非法吸收公存款罪”對“深圳市譽東方投資管理公司”法定代表人和運營總監鄧亮、李澤明做出判決,判決鄧亮犯非法吸收公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並處金人民幣三十萬元; 判決李澤明犯非法吸收公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並處金人民幣五萬元。涉案金額達1.2億的“東方創投案”成為國內P2P自融平台被判非法吸收公存款罪第一案。
[財經簡訊]
社會投資增速下滑
態勢擴大
□據新華社報導
“2014年以來房地投資增速下滑是全社會投資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且下滑態勢仍在擴大。”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陳雨露近日在青海舉辦的金融報告會上表示。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一季度全社會固定資投資增速同比下滑3.3%,房地開發投資增速同比下降3.4%;1至5月地同比投資降幅達到5.9%,拉低全社會投資增速已超過一個百分點,建材、電器等地上下游業增速同比下降7%。
陳雨露表示,住房結構供過於求、社會進入老齡化趨勢明顯、我國正處於17年前開始的建築周期尾聲等導致了地投資下滑。他指出,長久以來我國財富積累過於依賴房地交易,所以地業下滑才會顯現如此巨大影響力。
“英、日、東南亞等一些國家在快速發展時都面臨過這樣的地經濟危機,從實踐來看最終均以採取硬性調整結構而告終,我國不能走同樣的道路,應該依靠‘軟陸’方式,開創新的經濟增長點。”陳雨露。他還表示,未來10至15年內,技術、制度、管理創新是我國最需要的。
然而,隨新型城鎮化、家庭小型化和二胎政策逐步開放,房地隨機會進入溫和發展期。
“各種跡象顯示,地不景氣造成民財縮水、消費指數下滑,2014年我國宏觀經濟會呈現前低后穩的態勢,這是我國全面經濟結構調整中必須面對的事實。”陳雨露。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