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MSN 新聞 - 社會新聞
MSN 新聞 - 社會新聞 
Explore Cafepress

Name anything in the world, and we'll show you hundreds of products that celebrate it. Or, you can design your own.
From our sponsors
調查報導3 羅昌平:我願意背負所有罵名
Jul 25th 2014, 00:12

新頭殼newtalk2014.07.25 文/簡永達

最堅實的後援Ⅲ

「我願意背負所有罵名」

沒學過新聞的羅昌平,像個勤奮的學生要補回課程。接下來幾年間他揭露過郴州官場腐敗、北京副市長地產尋租、青島市委書記和他的情婦,以及讓藥監局長被雙規,「註定為新聞而生」是《南方週末》前主編江藝平對他的評價。羅昌平也是胡舒立看重的記者之一,讓他擔任法制組召集人、為他的《遞罪》作序,稱他身上有「不少新聞人淡忘的正義感和責任感。」

「他是個特立獨行的人」羅昌平以前的同事,《紐約時報》中文網總編輯曹海麗是這樣形容他。三年多前,《財經》主編胡舒立與投資方「聯辦」談判未果,決意帶整個採編團隊另立門戶。羅昌平永遠記得那天,胡舒立說服《財經》172人中的127人另起爐灶,包括前台保安,他原本也是其中一人,但在最後關頭,他變掛了。

很多人不解他的決定,時隔多年,他才坦實:分裂的導火線,從《再問央視大火》的稿子埋下,因這組稿件完成後,胡舒立遲遲按住不發。

為什麼央視這麼敏感?揭露這麼多高層貪腐的胡舒立在怕什麼?

央視的特殊地位,在中國傳媒界享有「收支兩條線」的財政特許,每年廣告收入只需上繳一定金額給中央,其餘可以自己留用,十多年來,央視每年廣告標王金額不斷突破,羨煞不少傳媒集團。

但真正敏感的是「央視是宣傳部的錢袋子。」羅昌平一字字說出高敏感的原因,你打上海社保案,除非宣傳部官員跟陳良宇同派系,否則跟他無關,但你要打央視,那有太大關係了。就算胡舒立,也不想冒這風險。

羅昌平問了《財經》老闆王波明,央視的稿子能發表嗎?他答應的爽快,接著,就該羅昌平苦惱了。反覆考慮後,他決定留守《財經》,因為「這是我確定能發此稿的唯一渠道,」他聽過許多輿論,卻無意辯駁,「只要稿子能發出來,我願意背負所有罵名。」

「他不依賴對某個人的忠誠」曹海麗觀察這位老同事後說。羅昌平也承認,這次「分家」讓他思考很多,他把自己定位成獨立的調查記者,而且他指的「獨立」是「雙重獨立」,不僅《財經》能相對獨立於資方、獨立於政府,他自己也要能獨立於《財經》,「我不能被組織的利益綁架」他對我說。

有個他不曾說的祕密,〈再問央視大火〉讓他看見潰爛的社會裡,權力與暴力走得多近。

報導發表後,有人撥了他私人的電話,說:「已經斷了我們的財路,小心你的命。」對此他非常生氣。我問他怕嗎?回答的聲音不大,低沈的嗓音應來自丹田:「不怕,我相信,目前中國的狀況主要是封鎖稿子,還沒有惡劣到要記者生命。」他用一貫樂觀的口吻向我這個常誇大危險的「局外人」解釋。

扛住壓力

留下重建廢墟其實更難。他還記得胡舒立說過的「新聞是易碎品,而好記者一生的追求,正是讓新聞不碎」,他知道自己必須擔起責任,讓更多新聞在他手中,完整地、合法地出版,因為「接力棒已經傳到我們手裡了」。

在他職業生涯中,與警察交鋒的經驗不多。2010年9月20日傍晚,四名警察氣沖沖地闖進《財經》辦公室,要求帶走〈安元鼎保安公司專職截訪〉的記者譚翊飛,不過警察造訪時,譚本人在印度旅行。儘管羅昌平是這組報導的核發者,但畢竟不是自己採訪。

幸好,為了規避風險,《財經》內部早建立獨特的memo制度。每次開始新的調查報導前,羅昌平會用Gmail給所有參與人發一封信件,主題是類似「央視大火調查」的簡單名字,然後要求每位記者在採訪後,必須把見過的爆料者姓名、談話內容,以及書證、錄音等,全部夾帶檔案寄送給主管編輯、副主編、主編。

「memo制度起了一定作用」,他先前不清楚每個細節,就用memo制度查,當晚凌晨一點,他去見警察做筆錄,交代詳細的報導過程,直到次日十一點,才離開警局。臨走前警察當面嗆說,我知道你家住在XX家園XX樓X單元,讓他覺得好氣又好笑。

他扛住了,就像當年《南方都市報》總編輯程益中為記者陳峰、王雷扛住壓力,刊發了〈被收容者孫志剛之死〉一樣,他明白自己更靠近崇拜的新聞前輩一些,「我們顯然低估了像程益中這類人」,尚未制度化的新聞環境,其實得靠這些理想的主編為記者「扛起很大一片」。

幾年間,自他手中發出〈公共裙帶〉、〈中國式收購〉、〈走出馬三家〉等多篇揭黑報導,他是中國新聞業少數的「80後」高管,是唯一四次獲得《南方週末》年度傳媒致敬的記者,也是英國《金融時報》評選為最值得關注的中國媒體人。

「名聲是可以變現的」,袁凌觀察調查記者的轉型後說,但他清楚羅昌平不是這種人。對羅昌平來說,他的目標從來都是「讓更多好稿子發表出來」,只不過他的角色變了,但他很高興有這層轉變,可以做到從前記者身分做不到的事-保護記者,「所有壓力基本上我能扛的,就要扛下來,不能壓在記者身上,這是我覺得最重要的。」

他在〈走出馬三家〉報導出刊後,曾傳短信告訴袁凌,如果有人找上門,不要跟他們走,有事情隨時跟他聯繫。就像他在微博實名舉報前發改委劉鐵男後,《財經》主編法滿在聽不清的電話中和他說的:「其他的我都不關心,我現在唯一關心的是你的安全。」

調查記者的溫柔,是一口濃烈的二鍋頭,咽在喉頭苦澀,吞下後暖胃。

(編按:本專題與新頭殼平台合作,連載中國調查記者故事,企盼提供讀者更寬闊的視野,了解這群在監控之城下仍奮力寫作的「調查記者」。)

作者:簡永達(台大新聞所碩士)

【加入MSN 新聞粉絲團】

內容來源 : 新頭殼 newtalk 更新日期 : 2014/7/25 08:12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xals2q 的頭像
    xals2q

    2015花千骨線上看tv 2016花千骨 花千骨線上看drama q 花千骨線上看drama 仙俠奇緣之花千骨線上看 花千骨線上看tv543 電視劇花千骨線上看 花千骨線上看第一集

    xals2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