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視新聞 / 綜合報導
這星期的「全球現場-深度週報」首先來看的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因為日前青少年遇害所引發的軍事報復行動越演越烈,這個星期至少有十座以色列城市遭到哈瑪斯的火箭攻擊,核電廠也成為目標,是十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不過以色列的防空能力良好,沒有特別的損害與人員傷亡,然而以色列對加薩地區的空襲行動,造成至少88人喪生,超過600人受傷,其中又以平民佔多數,也包括婦女與兒童,引起國際社會關切,以色列兵力與武器裝備明顯超過巴勒斯坦許多,現在還發出後備軍人動員令,甚至不排除占領加薩。另外,德國總理梅克爾進行她在總理任內第七次的訪中行程,這次帶著德國各家知名企業高層隨行,加強雙邊貿易的態度相當積極。不過梅克爾也不避諱棘手的人權問題,在清華大學演說時,直接對學生強調自由對話的重要性。還有,歐洲主要的航空公司,紛紛傳出調降財務預測,甚至進一步裁員的消息。外電引述分析師的話說,雖然全球航空業整體需求有小幅成長,但歐洲的航空公司面臨中東同業,以及廉價航空的競爭,載客載貨率普遍偏低。
以下是各條新聞影片與內文:
1. [以巴衝突]
(影片可供觀賞至2014/07/19)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因為日前青少年遇害所引發的軍事報復行動越演越烈,這個星期至少有十座以色列城市遭到哈瑪斯的火箭攻擊,核電廠也成為目標,是十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不過以色列的防空能力良好,沒有特別的損害與人員傷亡,然而以色列對加薩地區的空襲行動,造成至少88人喪生,超過600人受傷,其中又以平民佔多數,也包括婦女與兒童,引起國際社會關切,以色列兵力與武器裝備明顯超過巴勒斯坦許多,現在還發出後備軍人動員令,甚至不排除占領加薩。
以色列第二大城臺拉維夫南部地區,九號晚間舉行的這場婚禮,儀式進行才沒有多久,就被空襲警報中斷,新娘新郎以及所有的賓客,都忙著在一分三十秒的時間之內,跑到避難場所棲身。當天以國的狄莫納核電廠,也遭到哈瑪斯發射三枚火箭攻擊,其中一枚被以國的反飛彈防禦系統「鐵穹」給攔截,兩枚落到開放地帶,所幸沒有造成嚴重後果。
這一個星期以來,以色列境內在知名的反飛彈防禦系統的護衛之下,再加上長久以來規畫良好的地下避難所,儘管平均一天的時間內,從加薩發射的火箭彈超過一百發,但對以國所造成的殺傷力極為有限。
但在距離臺拉維夫六十四公里遠處的加薩,情況就大不相同了,以軍陸海空三面包夾,開戰的第二天,就有兩百多個目標,遭到以軍的空襲,以軍方面指他們的目標是民兵組織及其據點,但實際上飛彈的降落點都是學校、住宅區等民間設施,受傷的多是婦女與兒童。
哈瑪斯方面表示,即日起將把所有以色列人都視為攻擊目標,同時指控以色列當局違反了2012年埃及居中協調的停火協議。
以色列當局八號授權軍方,發佈後備軍人動員令,總計將召集四萬名兵力投入地面作戰,根據英國衛報掌握到的匿名消息透露,這些兵力將被派往西岸地區,協助目前執行任務的部隊,朝加薩邊界挺進。
2008年到2009年之間,以軍在為期22天的戰事當中,造成了一千四百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三百人都是兒童,當時被戰火摧殘的建築物到今年還尚未修復,各界對戰事慘痛的記憶猶新,新一波的大規模戰事又將到來,引起國際社會強烈的關切。
潘基文強調,加薩和整個中東地區,承受不了另一個全面性的戰爭,他敦促對以巴雙方有影響力的阿拉伯及歐美國家領袖,共同努力讓以巴雙方停火,並重新啟動和平談判。記者 王蕙文 報導
2. [烏克蘭戰事]
(影片可供觀賞至2014/07/19)
烏克蘭東部親俄城市在被民兵佔領兩個多月之後,這星期情勢出現大逆轉。烏克蘭政府軍向東部發動新一波猛烈攻勢,成功收復大片失地。不過持續斡旋停火的國際社會,並不樂見當地戰火再起。
烏克蘭黃藍相間的國旗,重現東部第一大城斯洛維楊斯克的政府大樓,烏克蘭臨時停火協議月初失效後,政府軍跟親俄武裝勢力之間烽火再起。烏克蘭政府軍一邊對親俄民兵佔據的地區,展開砲擊跟空襲,一邊進行軍方人事大調整,國防部長、總參謀長等要職全換上新血,展現總統波羅申科一舉拿回東部的決心。新一輪攻擊在6號取得重大進展,先奪回兩城,接下來幾天又連下三城。
節節敗退的親俄民兵,則往頓內次克南邊撤退,重新部署之後,持續跟政府軍頑強對抗中。目前國際社會把烏克蘭停火希望寄託在由烏克蘭、俄羅斯、以及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三方代表組成的聯絡小組上,聯絡小組6號在基輔舉行過一輪會談,但因為親俄民兵沒有派代表參加,無法有所突破。而且美俄之間對烏克蘭危機的立場仍是嚴重相左。美方要烏克蘭東部民兵先解除武裝,再參加政治進程。俄羅斯則堅持政府軍先停火,雙方的角力阻礙國際斡旋。
當前的局勢讓歐盟領袖相當不安,他們希望烏克蘭達成新停火協議,緩解歐盟必須對俄羅斯實施全面性制裁的壓力,因為長此下去,對俄羅斯強大能源跟金融依賴甚深的歐盟,反而可能蒙受其害。記者陳秋玫報導
3. [中美戰略]
(影片可供觀賞至2014/07/19)
中國因為與日本、越南在島嶼與主權爭議上,今年以來摩擦不斷,美國多次希望中國方面克制,形成中美兩邊隔空喊話,而這個星期在北京舉行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就變成當面表態的場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中美兩國如果持續對立,對全世界都會是一場災難。美國國務卿凱瑞則重申,美國不會壓制中國,而是樂見中國和平崛起與發展,但分析家認為,中美在許多議題上意見分歧,不可能透過這次對話,就立刻取得實質進展。
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與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的聯合開幕式,本週在北京釣魚台賓館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國務卿凱瑞出席致詞。中美關係目前正值低迷之際,習近平致開宗明義就指出,中美兩國如果無法坦誠對話,擺脫舊有對立模式,對全世界將是一場災難。
而美國國務卿凱瑞則強調,美方樂見中國和平崛起,也無意採取防堵壓制北京的戰略。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是中美兩國政府間,最高層級的會議,此次中方由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和國務委員楊潔箎領軍,美方則由國務卿凱瑞和財長雅各盧率團與會。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今年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雙方在北韓核武、網路駭客、東海及南海爭端等方面,難有任何共識,就連人民幣匯率等議題,也不可能有突破性進展,只能照本宣科,形式上的表達各自立場。
去年6月,美國總統歐巴馬跟習近平在加州莊園會談後,開啟中美雙邊合作新時代,但一年過去,雙邊關係並沒有進展,觀察家指出,美中過去一年關係惡化,起因於彼此對網路駭客根深蒂固的意見分歧,以及中國持續在東海和南海伸張海事主權爭端,衝擊美國盟友日本及菲律賓的權益。而中美關係的低迷,也反映出現今華府缺乏中國政策方向,尤其歐巴馬最後2年任期,外交重心勢必將放在敘利亞、伊拉克和烏克蘭。
歐巴馬本週發表聲明,強調美方致力與中國共同構建新型的大國關係,擴大務實合作,建設性的管控分歧。歐巴馬同時也宣佈,他將在今年11月訪問北京,參加APEC領導人會議,到時候將跟習近平針對中美各項議題進行討論。記者 靳元慶 報導
4. [梅克爾訪中]
(影片可供觀賞至2014/07/19)
同時,德國總理梅克爾本週也前往中國,進行她在總理任內第七次的訪中行程,這次帶著德國各家知名企業高層隨行,加強雙邊貿易的態度相當積極。不過梅克爾也不避諱棘手的人權問題,在清華大學演說時,直接對學生強調自由對話的重要性。
出身東德的梅克爾,八號在訪問中國最後一天的行程,對清華大學一百多名學生演說時,侃侃而談當年德國共產黨垮台的歷史,分享歐洲解決衝突的經驗,強調中德之間對於人權問題自由對話的重要性。
梅克爾演說的主題是環境與永續發展,她也點明,為了塑造未來,中國需要一個開放、多元、自由的社會。其他西方國家領袖,訪問中國時對於人權跟其他敏感問題,多半是噤聲閃躲,梅克爾坦然直言,形成強烈對比。
中國目前是德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去年德國對中國出口額合台幣約兩兆七千億元,進口額也差不多。梅克爾從2005年就任總理以來,這已經是第七次訪問中國,推動貿易合作是最重要目標。這次經貿代表團中包括西門子、福斯汽車、空中巴士、漢莎航空與德意志銀行等重量級德國企業,雙方七號簽署了一系列的貿易與投資協議,包括福斯汽車在中國青島與天津,跟中國業者合資新設兩處工廠,以及中國民間企業採購123架空中巴士直升機,價值六億美元的破紀錄訂單,中國也向德國提供八百億人民幣的境外合格投資者,也就是RQFII額度,加強法蘭克福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梅克爾時,強調中德務實合作是全方位的,雙方步伐應該加大,打造更響亮的合作品牌。總理李克強則表示,中德兩國建立了高級別財金對話機制,2015將是中德創新合作年。
梅克爾訪中期間,正好是七七盧溝橋事變77週年,中國高調紀念對日抗戰開端的同時,也強調德國跟日本面對侵略歷史的不同態度。對此梅克爾表示,德國正視歷史,謹記教訓,就是要確保讓後代不會重蹈覆轍。記者施慧中報導
5. [印尼選舉]
(影片可供觀賞至2014/07/19)
印尼9號舉行總統大選,雖然官方的開票結果最快要一個星期才會公布,但兩位候選人都各自認為可以贏得選舉,而當地幾個民調單位多半看好擔任過雅加達省長的佐科威占有優勢,另一位候選人,前總統蘇哈托的女婿普拉博沃,凝聚了保守派力量,外界都關注開票出爐之後,會不會引發敗選一方的不安。
印尼總統大選鬧雙胞,兩大候選人在選後,都依據對自己有利的民調機構快速計票結果,相繼宣佈勝選,兩人得票率估計都在50%左右,未來在選委會公佈正式計票結果後,可能引發憲法訴訟。
今年53歲,木匠之子出身的佐科威,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沒有舊包袱,一路從爪哇一個小鎮長幹起,兩年前當上雅加達省長後,一面打擊貪腐官僚,一面勤走基層,推動窮人健保免費,大幅調高最低工資,深受民眾喜愛,也贏得印尼歐巴馬稱號,在六月初競選活動起跑時,他的支持度還領先對手超過10個百分點。
不過普拉博沃挾著前總統蘇哈托女婿,以及曾擔任印尼特種部隊總司令的背景,整合舊勢力,支持度迅速竄升,他在競選過程中,高舉民族主義大旗,不只批評佐科威缺乏全國性從政經驗,甚至祭出抹黑策略,質疑佐科威是華人,不是穆斯林,強調他自己才是果決強悍,能穩定大局的領袖。
雖然在蘇哈托主政期間,普拉博沃曾有壓迫人權的不良紀錄,遭指控是1998年綁架凌虐異議學生的主謀,但蘇哈托當年喊出新秩序,積極引進外商直接投資,卻是帶動印尼在之後30年經濟實質成長的重要因素,加上印尼在獨裁統治結束後,16年來的民主路程走得跌跌撞撞,百姓急著尋找一股穩定力量,部份民眾於是選擇向普拉博沃靠攏。
分析家認為,佐科威和普拉博沃代表兩種截然不同的政治思維,也將決定未來印尼的民主走向。
這次印尼大選兩大陣營難分勝負,代表的正是新舊勢力的拔河,外界也擔心如果開票結果相當接近,敗選的一方會不會接受,甚至支持民眾訴諸暴力,就可能讓一場選舉變了調。民主之路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繼續前進,國際間高度關注。
記者 曾惠敏報導
6. [德美間諜二案]
(影片可供觀賞至2014/07/19)
上個星期,德國才逮捕一名替美國蒐集情報的雙面間諜,本週9號又傳出德國國防部發現一名軍官,疑似幫美國蒐集情報,連續曝光的間諜案,讓兩國之間的關係,再度陷入低潮。
德國媒體9號晚間指出,涉嫌從事間諜活動的人員,在國防部的政治部,負責國際軍備合作事宜,參與國防部有關安全政策的決定,而德國國防部也已證實這項消息。德國聯邦檢察官,掌握部分間諜活動的線索,警方也搜查了此人的公寓跟辦公室,沒收數台電腦跟硬碟,但還沒有正式逮捕這名嫌犯,德國媒體指出,這起事件遠比上週爆發的雙面間諜案,更加嚴重。
德國上週才逮捕一名聯邦情報局幹員,此人涉嫌從事多年的雙面間諜,將200多份檔案賣給美國中情局,加上先前爆發美國監控德國總理梅克爾手機的醜聞,證實美國確實長期對德國進行監控,並進行情蒐。
此外,長期跟史諾頓合作,刊登大量美國監控計劃細節的前衛報記者格林沃德,所在的一家獨立媒體,9號披露的內幕消息顯示,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FBI,曾共同對五位知名的美國穆斯林人士實施監控,查看他們的電子郵件。
這五人包括律師、共和黨官員、大學教授以及民權活動人士,報導甚至公佈了這五人的具體身份,其中包括一名在小布希政府時代,曾在國土安全部工作的官員吉爾,充分凸顯美國持續以反恐名義,在全球進行監控行動,就連國內民眾也不例外。記者 靳元慶 報導
7. [歐洲航空業]
(影片可供觀賞至2014/07/19)
從上個月到這個月,歐洲主要的航空公司,紛紛傳出調降財務預測,甚至進一步裁員的消息。外電引述分析師的話說,雖然全球航空業整體需求有小幅成長,但歐洲的航空公司面臨中東同業,以及廉價航空的競爭,載客載貨率普遍偏低。
從波音777-300ER到空中巴士A380,都顯示法國航空為了爭取長程航線市場,不惜砸下重金。外電引述航空業界的分析指出,全球長程航線需求,在6月份成長了百分之2.6,其中飛往美洲的航線增加百分之4.1,平均載客率直逼九成。
然而,廉價航空和中東業者的競爭,搶走不少的客人。因此先是德國漢莎航空在六月中,把今年利潤預測大砍百分之11,而法國航空也在本週表示,2014年的稅前盈餘,雖然比2013稍微改善,但是比起先前預估的25億歐元,還是少了超過一成。影響所及,持續裁員在所難免。
另外像是英國航空,以及規模較小的北歐SAS航空,還有冰島航空等等,提出來的數字都不好看。除了讓航空類股,成為最近歐洲股市表現最差的一個區塊,也給經營階層不小的壓力。
除了同業競爭,一些賺得到拿不到的錢,更讓歐洲航空業傷腦筋。像是委內瑞拉政府限定外國籍的航空公司,承攬客貨運等業務時,必須以當地貨幣計價售票,但委內瑞拉也實施嚴格的外匯管制,讓外國航空公司即使帳面有收入,也往往拖很久收不到錢。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統計顯示,到今年四月為止,外國航空公司被委內瑞拉積欠的款項,多達39億美元,其中法航就有2億9000萬,對年度盈餘造成不小的傷害。記者徐家仁報導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