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對好萊塢改編日本作品不抱期待,衝著PTT一片好評還是趁著端午假去看了。比想像中好,我很喜歡。 終於學會把改編跟原著分開欣賞,我覺得這會提升不少觀影體驗,算是不小的進步吧。電影版跟原著兩者調性其實差滿多的,電影主要提升了流暢度、娛樂性以及感官效果,當然也犧牲了一些東西。 btw間接觀察美日的文化差異也是挺有趣的觀察點。 算是爽片吧還是,看得足夠過癮,應有的劇情份量也還是有,動作場面也不賴,就最後的大場面有點沒力道。感情戲的分寸抓得真好!這部分後面再提。 節奏抓得很棒,主軸當然是輪迴的過程,用這個題材表達出的趣味與沉重平衡的很漂亮。剪接真的挺猛的,同樣的場景,近乎重複的畫面,沒有讓人有煩躁或無趣的感覺,這點真的很成功。 輪迴這題材就很遊戲,這形容應該不難理解,有在打game的都瞭,死掉重來累積經驗這樣。電影版甚至比小說、漫畫更遊戲,大概是因為沉重感略低的緣故。 死亡、孤獨和救贖是創作永恆的好題材,這齣戲其實沒有點出太多,比如主角不被人理解的痛苦就幾乎沒有點出來,只有女主角口頭帶過。但我覺得在娛樂和探討人性的方面,以商業片來說、明日邊界算是拿捏的夠好了。 題外話,不管是龍套、肥仔將軍、女主角,他們的講話方式真的讓我有種玩RPG遊戲的感覺,尤其女主角最後的那句: 「yes? what did you want to do?」 (我似乎拼錯了?英文很差請見諒。) 設定的部分,好萊塢版有些地方小小的不太對勁,不過我也沒這麼吹毛求疵,大抵還算可以。我比較喜歡好萊塢版的外骨骼裝就是了,敵人的部分我就覺得更改的不怎麼樣。 之前版上有篇猜測文:給予主角能力的阿爾法,博士說六百萬分之一的稀有度,之所以出現在戰場被主角捅死,是因為它是腦蟲傳遞訊號的節點,這個猜測很酷,圓了很多不太對勁的地方。 更改這個設定,可以理解大概是為了節奏更順暢,不過還是覺得有點可惜,因為動了這設定故事的味道就有點走了。 又如女主角的強度,若結合電影的外型、原著的強度,那應該會是個更有魅力的腳色。劇情的偏重也會有所變化。這部分其實有點私心啦哈哈。 說起來這會不會是東西方對於男女之間力量歸屬的感覺不一樣的象徵?我不太確定,探討文化差異很有趣,不過我所學不深、也很難理出個甚麼頭緒。 說說腳色吧,男主角塑造的不錯,像一開始那段逃避與威脅就很有趣。阿湯哥演的挺好,腳色的成長超棒,我尤其喜歡後面男主角選擇獨自扛下一切的那個表情,很男人。 有一個小支線是這樣,記得那個捆著泰迪熊、感謝上帝的胖子?一開始男主角救不到他,然後為了救他死掉,再來是成功的救了他,隨著男主角經驗的累積,後來是完美的救了他再開個無雙,但在更後面、為了更有效率的前進,男主角選擇見死不救。這裡的安排我超喜歡。 女主角就可惜了,比起原著、少了那種壓倒性的感覺。演員說他不是花瓶,在我看來、其實就是從花瓶變成功能性家具這樣,不得不提Emily Blunt 真的超正,那個伏地挺身,讚。 感情戲的部分,這種科幻動作片硬塞感情戲往往會形成鬧劇,例子我就不列舉了,回到這部戲本身。我覺得這部的感情安插的挺好,小屋喝咖啡那段真的讓人動心,最後的結尾不怎麼樣,但是阿湯哥那個笑容,挺好的。 說到結局,五年前的我大概會很討厭這種硬塞亂湊,說服度又很低的Happy End。現在的我倒是很能接受,甚至可以說這樣更好。與其像原著這樣無比沉重的救贖,我寧可這樣就好。現在我很能體會「現實已經夠殘酷了,在幻想的作品裡給人一個美好的希望」的意義。 莎士比亞很棒,但我不需要這麼多悲劇。 當然,或許在創作這條路走得更遠我又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對於虛構的美好,在要求與不要求間,沿著螺旋往上爬是種成長。我希望自己能享受這個過程。 秉持著相信結尾是美好的精神,我認為該死的異型已經死的夠乾淨了。也希望不要因為票房(如果)很好要硬扯個續集。如果有,來個後日談吧。 -- Sent from my Androi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71.98.73※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ovie/M.1402083163.A.4DE.html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