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媒體好,台灣才會好!」世新大學民意調查研究中心21日公佈「媒體新聞品質評鑑」結果,報紙在平衡報導跟資訊正確性上表現較差,無線電視被認為內容淺薄不夠深入,有線電視報導的政治立場過於鮮明、雜誌則是有新聞廣告化的現象。學者表示,此次調查發現在內容色情與暴力上已有改進,未來可加入可讀性、資訊圖表視覺化、即時性等指標。
有10年歷史的世新大學傳播資料庫21日舉行「傳播學者媒體新聞品質評鑑」調查結果。全台共29所學校、239位傳播學者參與問卷調查。調查對象分為報紙、雜誌、有線與無線電視。透過正負項指標,以1到5分為評分量表,1分是非常不同意、5分則非常同意。
【媒體色彩鮮明】
得分最高的正項指標方面,各媒體普遍在「深入了解重大事件或意義」、「能發揮公共監督責任」上表現良好,平均都有3.2分。負面指標上,報紙、無線與有線電視在「報導政治立場過於鮮明」上表現不佳,平均在3.6或3.7分;雜誌則是有「新聞廣告化、將商業訊息當作新聞題材刊播」的疑慮,分數2.9。各種媒體在「嚴重偏好呈現色情與暴力」上都有改進。
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主任黃玲媚表示,「平衡反映各方心聲」與「資訊正確」是新聞媒體的基本本分,但除了無線電視外,其他媒體表現普遍不佳,報紙更只有2.9分,是所有正項指標中最低分的。
「內容與形式同樣重要,否則容易成為恐龍被淘汰掉。」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王泰俐建議,指標可多加入「可讀性」、「涉入度(讀者情緒)」、「資訊圖表畫、視覺化」、「即時性」等。
【新媒體評鑑指標】
王泰俐認為,從太陽花學運現象來看,透過個人故事引出來的公共議題,讓蘋果日報提高紙媒閱報率、也創下1天1600萬次點擊率;另外,將艱澀難懂得公共議題,例如服貿,以圖表化、視覺化的方式呈現,提高民眾參與及關心程度,也將是日後評鑑媒體的新指標。
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主任陳一香說,雜誌近年來在處理新聞跟廣告的界線上日趨隱晦,有時連傳播學者都很難分辨,值得雜誌業者警惕;她也認為,報導的「可讀性」的確要加入評鑑指標中,尤其每種媒體特性各異,需加強的指標也不同,可做更細緻的區分。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