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重返歐洲』,這個詞近幾天成了歐美眾多媒體和政客使用最頻繁的辭匯。對於自認為美國天然盟友的歐洲來說,頻頻自稱『太平洋國家』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幾乎不是一位『跨大西洋』的總統,他近幾年來沒有去過歐盟總部,2010年甚至『放鴿子』不參加美歐峰會。盡管歐巴馬剛執政時,歐洲人就慷慨地將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了這位僅僅動了一下嘴皮子的『超級英雄』,但近幾年來美歐經濟政策分歧、竊聽歐洲盟國領導人都讓歐洲失望不已。
根據環球時報報導,然而,烏克蘭危機似乎意味著歐洲迅速翻過與美國之間的不愉快一頁。德國《明鏡》周刊歡呼,『謝謝普丁,美國和歐洲再次成為最好的朋友!』美國政治新聞網也稱,歐巴馬需要的是與歐洲關係的『重啟』。而美國的亞洲的盟友則開始擔憂,如果歐巴馬要將注意力更加集中於歐洲,那麼『重返亞太政策將不可避免產生空白』。這種顧此失彼的慌亂讓許多美國學者也不得不承認,美國的力量已經不可能面面俱到。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稱,『最明智的辦法,實際上是讓美國人接受現實,知道美國並非在世界任何地方都無所不能』。
烏克蘭危機拉近美歐關係
『有個普丁,真是好事情!』德國《明鏡》周刊27日稱,范龍佩必須感謝,即使當了近5年的歐洲理事會主席,許多美國人仍拼錯他的名字;巴羅佐必須感謝,歐盟委員會主席終於在歐盟總部見到一個活生生的美國總統;甚至歐巴馬也應感謝,他可以與歐洲人高興地打招呼,而不必擔心因監聽而帶來的尷尬。《明鏡》還興奮地呼喊,西方的骨幹終於可以在布魯塞爾的舞台上慶祝,歐美同盟回歸了。曾幾何時,人們都在說G20,但現在可以大聲宣布,再次變成G2:歐盟和美國。
克里米亞危機顯然給跨大西洋聯盟注入新的活力,這也正是歐巴馬訪問布魯塞爾希望向外界展示的。3月26日,歐巴馬抵達布魯塞爾,參加在這裡舉行的美國-歐盟峰會。這也是歐巴馬自2008年當選美國總統以來首次訪問歐盟總部。為此,比利時斥資1000萬歐元,啟動有史以來最高級別的安保措施。法新社稱,在峰會結束後的記者會上,歐巴馬宣稱,『如果俄羅斯的領導人認為他們可以在美國與歐盟之間製造分裂,那麼他們就大錯特錯了』。為了顯示美歐同盟的誠意,歐巴馬表示,美國準備向歐洲直接供應天然氣,以降低歐盟國家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對此,范龍佩說:『在不確定的時候,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我們的關係已刻在石頭上。』巴羅佐則說:『我們捍衛共同的價值觀。』
近幾年來,歐洲一直抱怨美國忘記了歐美關係的重要性和團結。『5年閉門羹後,歐巴馬重新發現歐洲!』奧地利《新聞報》27日說,鑒於俄羅斯的『新沙文主義』,美國總統現在多麼需要歐盟。5年來,歐巴馬從未踏入布魯塞爾的大門,卻一次次去亞洲。『太平洋時代的輝煌,映襯大西洋關係的灰暗』。而現在,克里米亞危機加強了『歐美軸心』,雙方有共同的價值觀,他們要向外界表明:美國加歐盟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
法國《費加羅報》則稱,『歐巴馬被迫「重返歐洲」』。報道稱,歐巴馬此前放棄了歐洲,認為這裡是衰落之地,而在新冷戰的氛圍中同莫斯科意外的針鋒相對迫使他重申美國是歐洲安全保護者。
美國政治新聞網稱,歐巴馬需要的另一個『重啟』,即與歐洲關係的重啟。經濟政策分歧、間諜指控以及美國重返亞洲都說明了歐巴馬與歐洲的裂痕。但現在,他要優先安撫歐洲的盟友。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蘇珊·賴斯也表示:『這次訪問如果有一個共同主題的話,就是我們聯盟的重要性。』
關鍵字: 花生網 歐巴馬 烏克蘭 歐盟 俄羅斯 國際 日媒 重返歐洲 重返亞太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