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電腦玩物
esor huang(異塵行者):一切在我電腦上發生的事,都將在此留下紀錄
thumbnail EleEditor 解放 Evernote 自由圖文排版超能力的 iPad App
Jun 22nd 2013, 15:00

EleEditor-09

我確實聽過喜愛 Evernote 的朋友小小抱怨 Evernote 中沒有像是 OneNote 那樣的自由圖文排版能力,可以隨意在筆記的版面中自由擺放圖片、文字位置,可以把剪貼內容隨意移動,可以輕鬆加上各種手繪說明。

不過今天有一款新推出的 iPad App 能夠滿足有上述需求的 Evernote 愛用者,這款 App 叫做:「 EleEditor 」,支援同步你的整個 Evernote 筆記資料庫,讓你剪貼原本 Evernote 內容,進行完全自由的重新排版,打造出滿足圖像式記錄需求的新筆記。

「 EleEditor 」來頭也不小,是由台灣的凱鈿行動團隊製作的最新產品,凱鈿行動之前的 App 產品都廣受好評,從超級熱門的 PDF Reader,到各種攝影、動畫、手繪與筆記 App 都是具有創新意圖的排行榜常客。而這次的「 EleEditor 」同樣以別出心裁的方式為 Evernote 用戶準備了新的筆記編輯體驗。

我第一次看到「 EleEditor 」的示範影片時真的很驚豔,這是以前完全想像不到的 Evernote 筆記編輯方式。

所以「 EleEditor 」一推出後我立刻下載試試看,雖然實際使用後會發現一些小侷限,例如透過「 EleEditor 」編輯好的精美圖文排版筆記只能用 PDF 的格式回存到 Evernote 中。

但念頭一轉,其實可以把「 EleEditor 」當做製作特殊筆記時的後製工具。當我平常利用 Evernote 收集大量素材後,若是要製作一份精美簡報、要提供一份精美企劃給老闆看,還是說想要寫一篇漂亮的遊記,這時候單純的 Evernote 筆記就沒辦法做這些「後製」,而「 EleEditor 」正好可以滿足為 Evernote 筆記後製、擦脂抹粉的需求。

[embedded content]

「 EleEditor 」完全和 Evernote 結合,需要使用 Evernote 的筆記資料庫才能發揮重新編輯排版的魔力。

EleEditor-01

所以當然需要使用 Evernote 帳號登入。

EleEditor-02

然後所有 Evernote 筆記很快的就會匯入「 EleEditor 」中。

EleEditor-03

包含 Evernote 的筆記分類、標籤等等也都會完美同步。不過,「 EleEditor 」中無法直接編輯 Evernote 的筆記內容,應該說工具設計目的不在於此。

他不是要替代你的 Evernote,而是像我前面所說的,當你需要利用 Evernote 筆記素材重新後製出一則漂亮新筆記時,就是「 EleEditor 」登場的時候。

EleEditor-04

我可以在「 EleEditor 」中打開每則 Evernote 筆記瀏覽,當我需要使用 Evernote 筆記中的某些素材時,點擊右方的剪貼按鈕,就可以把 Evernote 筆記裡的文字、圖片、檔案等資料剪貼下來

EleEditor-05

除了 Evernote 筆記的素材外,「 EleEditor 」也支援網路瀏覽器,我可以連上需要的網頁去剪貼外部網頁上的素材。

EleEditor-06

所有從 Evernote 筆記上剪貼下來的素材,都會暫時儲存在左方的草稿區。

EleEditor-07

然後這時候才是真正「 EleEditor 」的編輯功能登場,切換到〔 My Notes 〕頁面打開一則「 EleEditor 」新空白筆記。

EleEditor-08

就可以把剛剛暫存的各種 Evernote 筆記素材、網頁剪貼素材,全部拖曳到這則空白新筆記上,自由的擺放位置、調整大小。「 EleEditor 」也提供了基本的文字輸入、畫筆功能,讓我們把這些素材重新調配成一則全新的圖像筆記。

編輯完成後,可以點擊右上方儲存,或是把這則新的筆記以 PDF 格式再轉存回 Evernote 中。

EleEditor-09

你也遇過同樣的需求,想把 Evernote 中自己收集的素材製作成一頁圖文並茂的筆記嗎?那麼或許「 EleEditor 」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擇。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thumbnail Feedly Cloud 免裝瀏覽器外掛,晉升新聞訂閱同步服務
Jun 20th 2013, 14:00

feedly cloud-01

今天「 Feedly Cloud 」正式公告推出,距離三個月前 Google Reader 宣布將在 7/1 停止服務後, Feedly 就加快了它的腳步不斷進化,而我也在三個月前就推薦大家取代 Google Reader 的最佳解決方案便是 Feedly:

  1. Google Reader 將停止服務,最佳替代方案就是 Feedly
  2. Feedly 完全上手教學,延續 Google Reader 閱讀器體驗
  3. 我的 Feedly 正式轉移匯入 Google Reader 訂閱資料了

這中間我一直沒有推薦過其他的「新聞訂閱服務」(注意!我這裡說的是新聞訂閱服務,而非新聞閱讀器),因為即使無法百分之百找回之前在 Google Reader 中擁有的所有功能,但也很難找到比 Feedly 更能取代 Google Raeder 的新聞訂閱同步服務了。

這除了 Feedly 的介面與功能都很優秀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 Feedly 可以成為其他新聞閱讀器的同步訂閱來源

就跟以前的 Google Reader 一樣,我們可以使用 Google Reader 來訂閱新聞,請 Google Reader 幫我們保存訂閱資料庫,然後在 iPhone、 iPad、 Android、電腦端使用我們喜歡的不同新聞閱讀器,讀取 Google Reader 的資料,但擁有更多更豐富的閱讀功能。

而現在 Feedly Cloud 也能做到同樣的事情。

今天所有用戶都正式開始可以使用「 Feedly Cloud 」服務,只要登入你的 Google 帳號就能無痛轉移 Google Reader 訂閱資料庫,以後所有訂閱來源就由 Feedly 幫你保存。

更棒的是,現在直接從瀏覽器打開「 Feedly Cloud 」網頁就能瀏覽新聞,不再需要安裝任何擴充套件了。

feedly cloud-01

「 Feedly Cloud 」可以作為訂閱同步服務,因此也讓我在 iPad 與 Android 上可以繼續使用我原本喜歡、功能更豐富的新聞閱讀器。

例如我在 iPad 上推薦的「 Newsify 」,用圖文方塊排版讓我可以在平板上更快速流暢的讀取更多新聞,現在新版「 Newsify 」也支援用「 Feedly Cloud 」帳號登入,讀取 Feedly 的新聞訂閱來源。

feedly cloud-02

而我在 Android 手機上則喜歡可以離線下載新聞閱讀的「 gReader 」,現在 gReader 同樣可以用 Feedly 登入,同步新聞來源。

feedly cloud-03feedly cloud-04

透過 Feedly,我可以在電腦端、平板端、手機端使用不同的新聞閱讀器,但管理同樣的新聞訂閱資料庫,就跟以前使用 Google Reader 時一樣,這也是我推薦大家可以轉移到 Feedly 的原因。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thumbnail 10步驟上手 Flipboard 社交新聞雜誌,突破閱讀過濾氣泡
Jun 18th 2013, 15:08

我覺得我們很難避免所謂的「網路過濾氣泡」難題,事實上沒有一個人可以通曉所有知識、訊息,所以現實中每個人都活在某些資訊過濾氣泡當中,無論那是不是社交或網路造成的氣泡。而且根本意義上這個世界就是因為有各種專精到鑽牛角尖的達人,才能在不同的領域創造出新的視野。

但這也不是說我們完全可以活在單一氣泡中自得其樂,另外一個事實是,嘗試突破氣泡,嘗試綜合多種領域的資訊,常常有助於我們在自己的專精領域裡產生新的思考

所以這裡其實是一個平衡的問題。在社交網路的訊息交流中,我們建構自己專屬的社交圈來深入討論、分享、挖掘某些我和朋友共同喜好的話題,但如果我可以適度的讓不同社群、不同社交圈或是公眾議題「滲入」我建築的氣泡中,那麼我就有機會取得這個平衡。

而「 Flipboard 」就是一個幫助閱讀既深且廣的社交新聞雜誌工具,它從你所專精的社交圈出發,但讓你輕鬆納入不同社群網站、不同社交圈,以及來自非社交圈的公眾議題資訊,從而產生資訊獲取的相對平衡。

我之前有提倡過與其讀 Facebook,不如改讀綜合更多資訊又能更好呈現出臉書內新聞交流的 Flipboard。(參考:為什麼你應該閱讀 Flipboard 來取代 臉書、 Twitter App?

而最近我發現台灣喜愛閱讀 Flipboard 的朋友愈來愈多了,因此我決定來寫一篇幫助大家上手 Flipboard 重要功能的教學,在這篇教學中,還會同時分享我如何編排自己的社交雜誌,讓這本社交雜誌可以突破社交網路帶來的過濾氣泡。

  • 一、匯入你的社交網站新聞:

Flipboard 本質是一個社交雜誌,也就是把來自你社群分享的消息轉化成像是雜誌一樣的閱讀版面,所以第一步當然就是匯入你的社群帳號。

點擊右上方紅色標籤,選擇「帳號」。

flipboard-01flipboard-02

我會同時登入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微博、 YouTube 與 Google 閱讀器等帳號。你可能會問一個人需要擁有這麼多社交帳號嗎?事實上這倒是一個打破社交過濾的前提,因為不同的社群網站有不同風格、不同喜好,你也可能會關注到不同的朋友圈。

你應該不會覺得 Facebook 與新浪微博內的觀點一致吧?而 Google+ 與 Twitter 也有不同的分享風格與喜好。所以當可以綜合多種社群來源的觀點與分享,我們就跨出讓不同氣泡有融合機會的第一步。

flipboard-03flipboard-04

  • 二、訂閱整個社群,也訂閱重點社交圈:

登入多個社群網站帳戶後,點進每個社群帳戶然後開始「訂閱」你想看的頻道,無論如何我都建議先訂閱「整個社群」,例如 Google+ 的所有社交圈、 Facebook 的動態更新。

然後,分別訂閱這些社群裡你所建立的重要主題頻道,例如你在 Facebook 中的某個重要好友列表,或是你在 Google+ 的某個重要社交圈。

訂閱方式很簡單,點擊該頻道右方的那個「書籤」按鈕即可訂閱

flipboard-05flipboard-06

  • 三、追蹤你感興趣的個人雜誌:

自從 Flipboard 加入「個人雜誌」功能後,讓 Flipboard 的訊息交流更豐富,也更有突破性,因為許多個人「私藏」、「收集」的獨特資訊,帶來了更多元的閱讀視野,正是前面所說打破社交網路過濾器泡所必須的。

因此我也建議當你開始上手 Flipboard 後,一定要去找幾本有在持續更新收集的個人雜誌訂閱看看。

你可以從 Flipboard 提供的「讀者雜誌精選」來找。也可以在搜尋列輸入主題、朋友ID來找出不同的個人雜誌。

flipboard-07

若是 iOS 版的 Flipboard 還可以看到「好友」都建立了哪些雜誌可以追蹤。

flipboard-00

  • 四、追蹤Flipboard預設主題式新聞:

前面有提到,突破網路社群的過濾氣泡,一可以透過綜合不同社交圈與社群的訊息,二則可以透過適度滲入公眾訊息。

在 Flipboard 中提供了各種不同主題的預設頻道以及預設媒體,大多都是台灣各種領域的專業新聞報導來源,而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方式,打破「只是朋友分享的新聞」的侷限,而看到更多專業評論人帶來的主題資訊

所以我也建議在 Flipboard 中的不同頻道裡,找出適合你的新聞來源額外訂閱。或者 Flipboard 也提供了一些統合式的主題頻道,像是商業、科學、音樂、體育等,讓用戶直接訂閱整合後的新聞來源。

flipboard-08

  • 五、讓社交網路中的文字評論訊息顯示出來:

最後在進入訂閱的整理之前,我建議先進入你的 Flipboard 「設定」中,勾選「顯示社交網路的近況更新」。這可以把那些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上的文字評論顯示出來。

在新聞轉貼之外,這些來自朋友,或是來自達人的文字評論,有時候是比新聞更有反思意義的資訊。

flipboard-11flipboard-12

  • 六、編排你的新聞版面順序:

前面五個步驟都在教大家「訂閱」,而且是「更廣」、「更深」的訂閱,這是為了綜合不同資訊過濾氣泡,從而打破資訊過濾氣泡而作的準備。到此為止,我們訂閱了許多性質不同的消息來源:

  • 不同社群網站不同風格、不同的人分享的資訊。
  • 在社群網站中我們特別關注的社交圈的資訊。
  • 某些專業達人獨立深入的資訊剪貼(個人雜誌)。
  • 來自於不同「主題」的新聞資訊。
  • 來自於人的獨立評論文字。

接下來怎麼做這盤菜呢?在 Flipboard 中進入「我的 Flipboard 」,就可以按住每個已經訂閱的項目進行重新排序或刪除。

flipboard-09flipboard-10

怎麼排序好?當然這會因為每個人認為的資訊重要性而不同,對你來說愈重要的資訊頻道自然排在愈前面。

不過有一件事情更關鍵,那就是我們不可能翻完所有 Flipboard 上訂閱的頻道,但不需要因此刪除那些從來沒有打開過的訂閱項目,事實上在 Flipboard 中我「鼓勵大家多多訂閱」,那些從來沒有時間翻開的頻道就當做整個 Flipboard 資訊的基礎。

flipboard-17flipboard-18

  • 七、優先讀「封面故事」:

當做什麼基礎?就是當做「封面故事」的基礎。

在 Flipboard 中整個版面最前端就是「封面故事」,在封面故事中會統合你所有訂閱項目裡的資訊,依據熱門等標準篩選出不同主題頻道下的重點新聞。

這就是一個突破社交過濾氣泡的有用機制,前面我推薦大家訂閱了繁複、多元的社群與主題新聞頻道,目的就在於讓「封面故事」可以篩選出更多不同的新聞消息。

我們通常沒有時間翻完整本 Flipboard,但只要多多訂閱,那麼透過「封面故事」可以用最輕鬆的方式讓閱讀有更豐富的可能性。

flipboard-13flipboard-14

  • 八、一定要訂閱的「更多故事」:

更進一步的,在翻開封面故事時,你應該會看到有一頁推薦你去訂閱「更多故事」這個頻道,我推薦大家也把這個頻道訂閱下來。我自己閱讀 Flipboard 時,通常就是只讀「封面故事」和「更多故事」這兩個頻道。

前面講過「封面故事」是統合你所有頻道底下的不同熱門消息。而「更多故事」則是幫你回頭挖出一兩個月之內可能遺漏但或許重要的那些其他新聞。

因此經由「更多故事」,我們確實有機會看到更多突破網路過濾氣泡後的新鮮的、之前沒看過的消息。

flipboard-15flipboard-16

  • 九、創建、交流你的個人雜誌(稍後閱讀):

想要讓閱讀更多元化,那麼只是等著別人給你多元資訊是不夠的,我們應該自己參與其中。所以接著我會推薦大家務必建立起碼一本自己的「個人雜誌」,例如「電腦玩物的數位工作研究會」。

新建雜誌的方法很簡單,在某篇感興趣的文章中點擊〔+〕,就能把這篇文章收入你的 Flipboard 個人雜誌,或是立刻新增一本雜誌。

flipboard-19flipboard-20

其實 Flipboard 的個人雜誌更像是一種資訊收集的稍後閱讀工具,但透過每個人的收集,就讓一些「更有用」、「更專業」的資訊透過個人雜誌的分享而有更多傳播機會。

現在新版的 Flipboard 甚至讓你可以邀請「多人合編」一本個人雜誌,讓專業的領域透過個人化雜誌更深入交流。

flipboard-27flipboard-28

為什麼我說個人雜誌的交流有助於打破社群過濾氣泡,讓閱讀更多元?

如果你有實際使用過,可以試試看先追蹤一兩本比較熱門的個人雜誌,然後可以在雜誌文章中查看哪些人喜歡同樣文章,或是哪些人又把這篇文章分享到其他個人雜誌,透過這些線索連結出去,你就有機會發現更多不同資訊領域的消息或達人,看到更廣大或更深入的世界。

flipboard-29flipboard-30

  • 十、離線下載閱讀重點頻道:

經由上述的設定整理步驟,你的 Flipboard 就可以成為一本「多元」的社交雜誌,經由統合而讓你在相對上更多的突破社群過濾氣泡,並且還保有輕鬆舒適的閱讀效果。

最後,推薦大家一個額外的功能,在 Android 版的 Flipboard 中,我們可以指定離線下載某些重點頻道的內容,幫助我們在行動中更流暢閱讀,推薦大家可以試試看。

那麼,你也準備好進入 Flipboard 的閱讀世界了嗎?

flipboard-21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als2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